文创.【乡音考古‧黑白造音】 卖鸡取歌
特约:张吉安
民歌流传于世间,寓教于乐,言语成歌,抒怀为主,叙事为辅,字里行间揭示生活里的理想、梦想与想像,恰恰反映当代人在现实的存在自语,在未知的境遇里传达慰藉,宣泄激情。
自古往昔,在华人民间信仰的仪式中,适应于心理需求下,纵观社会存在着不公不平的现象,贫富悬殊的阶级,再加上自然灾害事故侵袭,导致人类对未来的茫然,继而用诵歌铺陈人与神明对话的中介。
“卖鸡调”流传于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开平和台山一带,属于羽调式的祈神念歌,以四邑方言为基础,具有“预言与神谕”的功能。到开平水口镇探访一位民歌传承人张巨山老师,有幸听他一边吆喝、一边解说这类尚存的神功曲艺,一口浓郁的地域方言,凸显了谐趣的调性。根据张巨山的口述,在他儿时记忆的60年代之前,“卖鸡调”在村落里是无处不在的,平日无论是婚丧喜庆,都可以听见这种老乡音此起彼落。不过,“卖鸡调”并不是常人都可以随口哼唱的,起初是由 “喃无佬”(道士)在主人家前摆齐神案祭坛时,念唱的一种祭典道词,俗称为“鸡头”,往往跟仪式登场的“牲祭”联为一体的。首先,“喃无佬”将一只活鸡倒挂在青竹竿上绕场卜卦,仪式的最后将鸡只宰杀了,摆放在神案上,故也有人称为“杀鸡腔”。
张老师说,后来“革命分子”将这种民间祭祀行为归咎为“迷信封建”,一声令下,原生态的草根习俗遭连根拔起,“卖鸡调”的声腔和格式索性被移植到新民歌演绎,禁止祀神,仅供娱兴,保留了几个“鸡头”为曲艺的正文或引子,而唱正文时不再像以往那样每句都得运腔,可以问字取音,即兴和唱,内容可自由分段,唯严谨要求每句唱词尾字必须押韵,每段尾字要用下平声,拉腔过门之后再接下一段。
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平三埠的民间艺人顺应“改革”时局,混合了开平和台山的“卖鸡调”再创出另外一种小曲儿叫“小卖鸡”,标榜著短小精准,歌词庄重,四句为一首的样板歌,在当时学校、农村、官方单位的扩音器播放,传播政治口号、标语、晨呼等,换句话概括,此时“卖鸡调”的原生态正式披上了一件红围巾。
【广东民歌】黑胶唱片.1950年代
【绣花歌.卖鸡调】歌词选段:
列位齐坐下,恭贺娘子你绣花
红线绿线绣成画,连时绣出几繁华
绣成水面开莲花,宝鸭穿莲真精雅
绣出蟠桃唔系假,绣成牡丹果无暇
绣出黄莺穿树下,绣出福鼠衬云霞
绣个将军骑白马,绣个狮子露银牙
娘女真手巧,样样绣到头
桃红柳绿真秀茂,金凤展翅显云头
绣出银龙舞起爪……
【开平民歌】唱片专辑.2012年出版
【懒婆娘·卖鸡调】歌词选段:
灵鸡呀,灵呀鸡
请你莫乱啼,三陵啼鸡公
头顶红缨帽,全身穿起大红袍
木鱼声声打得响,我来唱唱懒婆娘
佢一世做人冇想像,日日睡到日上三杆见太阳
头唔梳来脸洗唔净,白衫著成黑衫祥
水缸时常冇滴水,灶头蚊仔排成队
该久未曾见佢打扫庭厨
穿屋又穿巷,吃饱三餐门口望
时常望着卖麻糖,听见个锣仔叮叮当……
【伏牛勇士.卖鸡调】歌词选段:
灵鸡,灵鸡,你系玉皇太子,
贬落凡间做雄鸡,一到时辰高声啼
我今开喉唱卖鸡,伏牛勇士作话题
天刚收起雾,阳光满地铺
将近吃饭个时途,耕牛淘齐塘基末出田土
五丰村有只未阉割的大牛牯
打脱鼻绳随地拖
岳起个牛头好似条白茎芋
见牛就斗恶过生老虎
比佢斗倒一只牛母
斗穿个牛肚,又去斗牛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