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因素衝擊.只剩老顧客 雙溪比力傳統洋貨店不低頭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數因素衝擊.只剩老顧客 雙溪比力傳統洋貨店不低頭

(雙溪比力11日訊)隨著發展洪流和時代變遷,加上消費稅、令吉匯率低、經濟低迷等沖擊,曾是鄉鎮一枝獨秀的傳統洋貨店,也步上傳統雜貨店后塵,淪為黃昏行業。



傳統洋貨店也稱百貨店,售賣衣褲、布匹、鞋襪、包包等雜七雜八的家居和縫紉用品等,在90年代至2000年,百貨商場、超市或霸市尚不普遍的年代,是人民購物首選。

記者走訪雙溪比力3間家喻戶曉的傳統洋貨店,發現客戶不多甚至門可羅雀,洋貨店以往的顧客多是華裔,現在華人幾乎絕跡,如今顧客以印裔、巫裔及外勞顧客為主。

講究人脈關係



雙溪比力萬昌百貨公司東主陳信文(67歲)指出,2000年,隨著早夜市和超市及霸市如雨后春筍出現,價格低廉的中國貨開始入侵我國,老客戶年老往生后,新生代不再到傳統洋貨店購物,導致這個行業逐漸走下坡。

他指出,初期,洋貨店裡的商品有70%本地貨,30%中國貨,如今卻是本地貨只佔40%,中國貨占60%,但傳統洋貨店的中國貨品質比不上超市外國貨優良和吃香,只有懷舊的老一輩才到傳統洋貨店買東西,購買量大不如前。

盡管許多人不看好傳統百貨店的前景,但陳信文深信只要業者還有衝勁及人脈關係良好,依然有其發展潛能。

他認為,做生意要懂得轉變和勤勞,要如何在種種沖擊下殺出重圍,就胥視業者求變功力。

他說,在鄉村經營洋貨店講究人脈關係,認識的人越多就能帶動生意,他是通過參加喜慶宴會和與會者交流,促進生意。

陳信文的兒子現在接手,不擔心后繼無人,他只擔心舊客戶“走”了,又不認識新生代,顧客圈縮小后,傳統百貨店只能苟安一隅,直至被時代淘汰。

消費稅實施後生意降50%

雙溪比力興旺貿易公司東主陳禮送說,自消費稅實施以后,生意量降了5成。

他透露,年初未實施消費稅時,顧客購買力已開始減弱,消費稅實施后,客戶購買力更顯疲軟。

他指出,客戶群有4成來自外勞,外勞大舉回鄉或人數減少,生意就大受影響,另外60%的業務來自本地,以印裔居多,巫裔居次,華裔顧客寥寥可數。

孩子不願接手

他感歎,傳統洋貨店和雜貨店同病相憐,皆面對后繼無人的窘境,他的孩子都是專業人士,對祖業沒興趣也不想接手,只是太太對自己多年努力的心血依依不捨,年紀大了可能選擇退而不休。

他考慮年老后和親友合夥繼續經營,長久以來辛勞打拼,突然閒下來很不習慣,希望老年日子有精神寄托,過得充實有意義。

他感嘆,現在的顧客學會精明消費,以往業者12小時營業,如今時間未到,沒客戶便提早關門,以前什么都有賣,現在卻什么都不能賣也無法存貨,滯銷存貨更不能退貨。

“現在的消費者很會殺價且精打細算,會先問價,貨比三家才購買,我們的生意也有季節性,如學校開學前或佳節期間,生意就有好轉,商品以校服、制服、必需品如書包、服裝、拖鞋較受歡迎。”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