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儀雅:更名,需要嗎?
–高級記者
台灣前總統,現已成為階下囚的陳水扁,在2007年親自發動一場“台灣正名”行政措施,展開一系列“去中國化”和“去蔣(介石)”運動。
在這系列“正名”措施全面落實前,原來台灣國際機場已經首當其衝,成為第一個被點中更名的目標。
台灣國際機場原本名字是“中正國際機場”,陳水扁把它更名為“台灣桃園國際機場”。
在國際機場改名的隔年,陳水扁更大動作,將3家企業名字更名,分別是“中華郵政”改為“台灣郵政”、“中油”改成“台灣石油”和“中船”變成“台灣國際造船公司”。
在更后來,陳水扁也將台灣著名地標“中正紀念堂”,改成“台灣民主紀念堂”,而立在中間的“大中至正”牌匾也改為“自由廣場”。
擁百多年歷史
陳水扁這些更名措施,在國民黨重奪台灣政權后,台灣郵政公司是第一個恢復“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名字的機構,不過這復名動作,前后花費了當時200萬令吉的費用。
原來,在陳水扁執政期改名為台灣郵政時,台灣政府當時已經花費了約120萬令吉。若加上全台30處各地郵局、自動櫃員機和車輛換掉“台灣郵政”字樣,僅是陳水扁更名郵政局這樣一個小動作,總共花費了200萬令吉。
檳州首長林冠英有意更名峇都交灣,結果引起大多數當地居民的反對,認為峇都交灣名字存在著歷史價值,也帶出當地的自然生態。
歷史獨立工作者陳劍虹透露,峇都交灣這個名字早在英殖民地時代就存在了,換言之這個名字擁有百多年歷史。
在新聞前線十多年,對體制越來越疑惑,對很多事情還是有很多話要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