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格:又是买贵了?
最近,澳洲报章《The Age》揭露,大马高官滥用公帑在墨尔本炒房,花6500万令吉公帑,买下原本约5150万令吉的公寓。
看到此报导后,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又是买贵了?”。
“买贵了”这事儿,在大马可说是层出不穷,每年国家的《总审计司报告》年复一年地发生,人民也应该习以为常了吧!
一般机构或企业都会有一套采购程序和监管的机制,目的不外是防止有心干坏事的人,从采购过程中谋取私利。
同时,有效的机制也能减少人为的疏失和错误,减少机构或企业的损失。
在一些大机构或企业里,他们也会把一些采购审查与核准的权利,下放至不同的管理层来处理。
如涉及数千令吉的项目可由初级管理层处理,涉及数万令吉的项目就由高级管理层来处理。
高级管理层则有责任,审查与核准初级管理层处理的采购事项,以此类推,每一层的管理层都受到上一层的审查与监管。
若涉及数百万或千万令吉以上的项目,一般都会交由机构或企业里最高决策单位,如董事局等审查与核准。
往往这些报告里的资料也都会经过机构或企业里的专才的核对与确认,若机构或企业里缺乏有关专才,他们也会通过顾问专才的核对与确认。
这些过程的目的都是要确保所有资料的准确性。同时,也确保整个审查与核准的过程是由一班人而不是由一个人来做决定。
没从错误中学习
回到我们的政府机构或单位,难道他们就没有这一套采购程序和监管的机制吗?若是有,为何“买贵了”事件却不断地发生?
当然,没有一套程序和机制是完美,所以难免会有一些疏失和错误的发生,因此程序和机制需要不断加强与改进来防止事件的重演。
可是,我们的政府机构或单位似乎没有从错误中学习,而让事件不断地重演。
虽然,每当事件的发生,有关单位都会展开调查,最终也不了了之,对于各种说词,现今的人民也不笨,也都能猜到个中原因。
所以“买贵了”事件应该不会绝迹,还是会有下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