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悲痛轉化成希望” 父親分享女兒捐器官經歷

(吉隆坡14日訊)“與其沉浸在悲痛,不如把悲痛轉化成希望”;一名錫克裔父親嘉吉星,本著上述信念,今日在一項器官捐贈運動推介禮上現身說法,分享其女兒遺愛人間的經歷,感動現場的來賓。

嘉吉星透露,其女兒蔓妮莎是于2014年一個晚上,突然在睡眠中逝世;經醫生診斷后得悉,死因是“体位性窒息死亡”,即人體處在特殊的體位,使到身體無法正常呼吸而導致窒息。

他指出,這件事情來得非常突然,尤其當時女兒僅21歲,正值花樣年華,卻從此不再綻放。

有關器官捐贈運動是由國際醫藥大學(IMU)主辦。推介人為國家器官捐獻覺醒運動委員會主席丹斯里李霖泰,活動的協辦單位是吉隆坡班台醫院和國家器官移植資源中心(NTRC)。

救活更多生命

談到逝世的蔓妮莎,嘉吉星形容:“她是個非常有朝氣、有自信、及有目標的女孩;成績一向優異,更獲推薦到美國留學,我們都為她的成就感到非常驕傲。”

他說,通過捐獻器官,雖然蔓妮莎已經逝世,但她卻以另一種方式存在著;他很欣慰,把女兒的器官捐贈出來,救活更多的生命。

此外,一名器官移植受益者李振和也說,當他得知患上腎病后,曾一度萌起輕生念頭。

他花了4個月的時間才得以接受事實,接下來的5年,一直過著洗腎的日子,之后是在1996年7月27日才成功獲得腎移植,讓他有了重生的希望。

他也說,他很感激器官移植給了他重生的機會,因此他后來都非常積極宣導有關器官捐獻的重要。

李霖泰:志願捐器官者僅佔人口1%

李霖泰指出,雖然宣誓捐獻器官者逐年增加,但是全國已登記為志願捐獻器官的人數,卻僅佔總人口的1%。

他說,器官捐獻覺醒運動委員會將與各機構合作,推廣器官捐贈的系列活動,如在10月3日至10日“器官捐贈醒覺周”,涉及對象包括政府機構、非政府組織、宗教團體等。

他指出,希望通過活動呼籲民眾響應器官捐獻,宣誓成為捐獻器官者。

“一直以來,民眾對捐獻器官都抱持負面看法,因此他們會努力灌輸正面價值觀,讓民眾了解捐獻器官的深遠意義。”

週二出席者有吉隆坡班台醫院總執行長安華阿尼斯、國際醫藥大學(IMU)主席丹斯里阿布巴卡、班台集團主席拿督凱里安華、國家器官移植資源中心總協調經理拿汀麗拉醫生、班台集團總營運長阿末沙依佔。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