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俊榮:25年見證“普照”精神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沈俊榮:25年見證“普照”精神

走過25年風雨路,經歷17年停工風波的居鑾普照寺,7月11日終于落成開幕,這不僅是我國佛教界一大盛事,也是見證因緣變化的真實寫照。



普照寺原只是一間位于居鑾通往峇株巴轄8英里處的簡陋鋅板小廟,由日侵時期逃難至該處的住持林鳳老居士與好友林水心集資購下7英畝土地,在二戰前興建小廟供奉廣澤尊王答謝神恩。

1986年,時屆81歲高齡的林鳳老居士因年事已高,不忍該寺被荒廢,決定把土地捐給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並禮請當時的馬佛青副會長繼程法師擔任住持。

轉為馬佛青名下的普照寺,隨后發動籌款分三階段擴建為佛教研修中心,並在1991年5月28日衛塞節當天正式動工,不料3個月后因巫統內斗及政治因素,被地方政府勒令停工。



這工程一停就是17年,直到林鳳老居士91歲抱病往生,仍無法親睹普照寺落成。筆者當年就讀拉曼學院,到居鑾加亨參與大專佛青社區服務計劃,每次“回鄉”看見長滿野草的荒蕪建築物,心中就有無限感慨。

在17年停工的漫長歲月里,馬佛青總會在等待曙光出現之際,並未因此停下腳步,而是秉持佛教忍辱精神,通過和諧管道及協商方式,四處奔走交涉,與政府單位斡旋,只求普照寺盡快復工。

還有漫長路要走

直到2008年3月8日大選前幾天,終于出現轉機,居鑾市議會及各相關單位批準修改后的圖測,允許普照寺正式復工,雖然當局列出8項復工限制令人難以接受,但工程總算不再陷入膠著狀態。

2009年開始復工,7年后終于落成,走過25年辛酸路的普照寺,就如馬佛青總會長吳青松所言“在夾縫中求存”,也是佛教與現實不公義長期抗戰的真實寫照,但住持繼程法師卻以“感恩”二字概括這一切,並強調普照寺落成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普照寺管委會主席鍾漢源形容得很好,普照寺的落成體現一種走過黑暗、迎來曙光的“普照精神”,各佛教團體若能秉持普照精神,必能堅忍克服一切困難,讓佛光普照人間。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