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鄉情 滿碉樓
報導/攝影:張吉安
隨著19世紀中葉,位于中國珠江三角洲的開平市長期處于土客戰亂、農民起義、洪水災害,迫使大量開平人渡海到美國、澳洲、加拿大、南洋一帶謀生,展開了中國史上最具規模的遷徙血淚史。接著,在國外苦拼的僑民,紛紛將血汗積蓄寄回開平造福家眷,建設村落,然而卻不幸地招徠土匪洗劫。于是,一座座碉樓矗立于鄉間田埂,除了落戶宜居,也具有防盜自衛的功能。這是長期在歐美或殖民環境生存的僑民,在當地吸取了西式建築風格的牢固和審美,將歐洲哥德式碉堡、葡萄牙的騎樓、希臘式的柱廊、中國嶺南匾額和雕飾融匯一體,拼湊出中國南方獨一無二的標誌建築。
開平碉樓是人類移民史冊上的活古跡,始建于明代,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進入鼎盛時期,遍佈開平市內15個大小鄉鎮, 最后遺留的1833座,于2007年6月28日,以“開平碉樓與村落”的名義,正式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遺產名錄。
民國風貌
開平市的“赤坎古鎮”,由鳴啼州的關族和司徒氏族,在清順治年間建立。在1926年,兩族人合力籌資引入大量歐式的建築材料,沿著河畔創建了騎樓,目前鎮內仍保有600多座,仿如與世隔絕,維繫著居民的原生態生活,保留著民國風貌,亦讓國際導演王家衛深深癡迷,耗費了3年時間在古鎮各個角落取景拍攝,完成六成的《一代宗師》戲份場景。
另類風情
純樸綠禾的村落,矗立著氣勢恢宏的碉樓,敘述著一段另類建築傳奇。
千年歷史
“銘石樓”建于民國十四年(1925年),由主樓、附樓和庭院組成,前方有一座翠綠生香的荷塘,樓高5層,第4層正面為懸挑“燕子窩”,樓頂中央建有六角攢尖琉璃瓦涼亭,中西合璧的設計,在電影《讓子彈飛》中,成了周潤髮飾演大霸主黃四郎的大宅院。
築起鐵花
為了防備土匪為患的開平村落,碉樓的窗戶築起了碉堡式的鋼骨鐵花。
中西文化
碉樓的屋脊裝飾題材,混合了中西文化圖騰,是中國古建築史最獨特的景觀。
防盜碉堡
“方氏燈樓”矗立在“自力村”的入口處,是這座村落看更防盜的碉堡,樓內設有當年僑民從國外添購回來的槍械、發電機、警鳴揚聲器和照明燈。
聞名國際
“自力村”在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立村,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村落之一,名字取其“自力更生”的寓意。該村落目前有63戶人家,9座完好的碉樓,被荷塘和田埂圍繞,村民依然以農耕和養畜為生。2010年,因中國名導姜文在此村列入《讓子彈飛》電影的主景,讓自力村的碉樓建築聞名國際。
祖先牌位
人去樓空的碉樓內,在頂樓仍安奉著歷代祖先牌位,供每年過年回鄉的后代祭祖緬懷。
民國風貌
開平市的“赤坎古鎮”,由鳴啼州的關族和司徒氏族,在清順治年間建立。在1926年,兩族人合力籌資引入大量歐式的建築材料,沿著河畔創建了騎樓,目前鎮內仍保有600多座,仿如與世隔絕,維繫著居民的原生態生活,保留著民國風貌,亦讓國際導演王家衛深深癡迷,耗費了3年時間在古鎮各個角落取景拍攝,完成六成的《一代宗師》戲份場景。
民國風貌
開平市的“赤坎古鎮”,由鳴啼州的關族和司徒氏族,在清順治年間建立。在1926年,兩族人合力籌資引入大量歐式的建築材料,沿著河畔創建了騎樓,目前鎮內仍保有600多座,仿如與世隔絕,維繫著居民的原生態生活,保留著民國風貌,亦讓國際導演王家衛深深癡迷,耗費了3年時間在古鎮各個角落取景拍攝,完成六成的《一代宗師》戲份場景。
另類風情
純樸綠禾的村落,矗立著氣勢恢宏的碉樓,敘述著一段另類建築傳奇。
千年歷史
“銘石樓”建于民國十四年(1925年),由主樓、附樓和庭院組成,前方有一座翠綠生香的荷塘,樓高5層,第4層正面為懸挑“燕子窩”,樓頂中央建有六角攢尖琉璃瓦涼亭,中西合璧的設計,在電影《讓子彈飛》中,成了周潤髮飾演大霸主黃四郎的大宅院。
築起鐵花
為了防備土匪為患的開平村落,碉樓的窗戶築起了碉堡式的鋼骨鐵花。
中西文化
碉樓的屋脊裝飾題材,混合了中西文化圖騰,是中國古建築史最獨特的景觀。
防盜碉堡
“方氏燈樓”矗立在“自力村”的入口處,是這座村落看更防盜的碉堡,樓內設有當年僑民從國外添購回來的槍械、發電機、警鳴揚聲器和照明燈。
聞名國際
“自力村”在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立村,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村落之一,名字取其“自力更生”的寓意。該村落目前有63戶人家,9座完好的碉樓,被荷塘和田埂圍繞,村民依然以農耕和養畜為生。2010年,因中國名導姜文在此村列入《讓子彈飛》電影的主景,讓自力村的碉樓建築聞名國際。
祖先牌位
人去樓空的碉樓內,在頂樓仍安奉著歷代祖先牌位,供每年過年回鄉的后代祭祖緬懷。
民國風貌
開平市的“赤坎古鎮”,由鳴啼州的關族和司徒氏族,在清順治年間建立。在1926年,兩族人合力籌資引入大量歐式的建築材料,沿著河畔創建了騎樓,目前鎮內仍保有600多座,仿如與世隔絕,維繫著居民的原生態生活,保留著民國風貌,亦讓國際導演王家衛深深癡迷,耗費了3年時間在古鎮各個角落取景拍攝,完成六成的《一代宗師》戲份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