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生命教育碩士學程主任辜琮瑜教授
報導:劉峻賓
“當你悲傷無奈、孤單無助時,最想要的是什么?可能只是一個懂得及願意聆聽的眼神與肩膀,或者即便是無言的一個擁抱,都比上百個人按讚來得重要。”
檳州及霹靂怡保,從過去一個月,即從6月17日至7月2日,共發生3宗年齡介于12歲至19歲的青少年墜樓案,3者都是在籍學生,都是因為課業而引起的墜樓事件。
究竟,是世界各國的自殺趨勢開始年輕化,抑或是大環境促成?
在台灣從事生命教育工作多年的辜琮瑜教授接受《中國報》專訪時說,這並非全球趨勢,而是我們現處的情境、社會狀態及網絡和手機普遍化引起的作用。
教育學習接納不舒服
她說,這種社會狀態,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養分嚴重不足,孩子們與大人之間的關連變少,一旦情緒出現問題,沒有支持系統,只能用他們以為的方式去解決,而他們的方式,往往容易陷入單一思維,以為只有一條絕路。
她強調,孩子們會以自己的觀察來建構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一旦大人構築給孩子們的世界,是一種缺少關懷與陪伴,加上價值觀的整體偏差,他們就會在這樣的價值系統中,看不到自己的價值與意義,甚至被現實的狀態牽動到一個無助的情境。”
她認為,父母要陪伴的,不是告訴孩子絕對要避開或放掉壓力,而是學習如何接納生命中不舒服的狀態,學習找到壓力來源,知道自己的能力,也接受自己的限制。
“絕非強調一種表面的幸福感,或者生命一定要以某種形式的完成,才是完美、成功或有價值,孩子們也會以為要達到這樣的標的,才能符合標準。”
她重申,如果孩子們的認知,繼續停留在一種只看到完美、圓滿、幸福的狹隘定義,他們一旦發現了缺失或限制,就會以為世界要崩解了。
提早教授生命教育
學習看到自我獨特性
從生命教育著手,讓生命課題提早進入孩子的學習系統。
辜教授認為,除了知識的累積和專業的養成,可以從生命教育著手,讓孩子們有機會在思考成就之余,感受生命的溫度與支持,體會生命的美好與限制,嘗試體會、感知,而非計算與堆疊。
“當然,我們的世界也放大了壓力這回事,以為壓力就是要丟開的惡魔。但適度的壓力,其實也是成長的動力。”
她認為,唯有從壓力中,學習看到自己的獨特性,才能從中找出養分,適才適性的發展,才能走出自己的路,而非迷失于大眾的美好及成功價值。
她強調,與其等待教育制度或環境的改善,不如從每一個家庭、每一位陪伴孩子成長的師長著手。
“如同美國一位存在主義心理學家歐文‧迪‧亞隆(Irvin D. Yalom)所說,創造世界的美好,是像漣漪一樣,從眼前可做的事情擴散出去,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創造這樣的漣漪,世界就會慢慢變得更好。”
孩子需要陪伴的溫度
生命與生命的相遇,需要互相影響,才會有力量,才會有溫度。
以辜琮瑜教授輔導孩子的經驗,任何人,尤其是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才是最好的陪伴者。
孩子往往透過網絡發佈自己的訊息,無非就是希望被看到、被理解及被支持。
“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個懂得及願意聆聽的眼神與肩膀,或者即便是無言的,一個擁抱,都比上百個人按讚來得重要。”
前些天,辜教授在一個工作坊結束時,與一位落淚的孩子擁抱,24歲的她,也是一位陪伴孩子成長的輔導員。
“擦干眼淚時,她說‘好久好久沒有與人這樣擁抱了’。我要她回家抱一抱自己的媽媽,她遲疑了一會兒說‘媽媽一定覺得我很奇怪’。
她強調,為何父母與孩子的擁抱,會讓一個孩子遲疑?這是我們這個疏離的時代長出的惡吧!
《我願意陪你》青少年自殺防治講座會
主辦單位:北海佛教會
協辦單位:《中國報》及《南洋商報》
地點:北海佛教會(入場免費)
日期:2015年7月31日
時間:晚上8時
*文化大學哲學博士
*現任:法鼓山佛學推廣中心講師,法鼓大學人生學院助理教授
*曾任:醒吾技術學院助理教授,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著作:
《最後一堂生死課》
《生死學中學生死》
《根本沒煩惱》
《西藏密教之父:阿底峽尊者》
《聖嚴法師的禪學思想》
《活著活著就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