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書琪:新山的未來在哪裡?
–行動黨士乃區州議員
如果大新山區不甘做新加坡的後院,我們現在開始應該做些什麼,讓將來有機會和對岸的鄰國平起平坐?我們不一定要全盤照抄,但可以借鑒。
例如公共交通,要讓大新山區不會陷入吉隆坡般面對的塞車困境,所以必須在10年內,把整體公交使用率從現在的12%至15%,提高至少30%至40%。
實際上,依斯干達特區最早的目標,是今年必須達成25%公交使用率,但過去5年來,數字完全零增長!
我對於大新山區蓋地鐵的建議,一直抱持懷疑態度,不是懷疑地鐵效率,而是懷疑地鐵系統在大新山區能否盈利生存,還是要全民買單。
新山乃至於我國任何一個城市,與倫敦、紐約或新加坡這些已經鋪設地鐵線的城市,最主要的差別就是,別人的住宅以高樓為主,我們的住宅多為有地房產。
新加坡一個地鐵站可服務一個組屋區十幾個大牌的居民,少則數萬,多則十數萬人口。
新山若設地鐵線,沿著聯邦大道建到士姑來國光華小前,有多少戶人家願意且可以走路去地鐵站?結果,主要還是得靠私人交通。
我一直認為,以巴士為主力的巴士快捷系統,搭配現有火車軌道,推動電動火車服務,才是解決之道。
南橘北枳,適合新加坡的不一定適合大新山區;但我們可抓緊機會,把可能的發展優勢導進柔南。
財經報章《The Edge》被禁出版前的最後一期週刊,就說到依斯干達特區過去的發展,明顯以房地產為主,製造業並沒有真正起帶頭作用。
雖然有些人會提出服務業取代製造業,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的說法,但服務業並不能取代製造業,就連美國歷經經濟衰退後,現在也積極重振製造業。
柔佛相對地大物博,大新山區的優勢就是增長空間,2011年泰國水災之後,許多外資儘管沒有完全撤離泰國,但也把部分設施轉移到我國設廠,避免雞蛋裝同一個籃子的困境。
目前新幣兌令吉儘管強勢,但市場欲振乏力,如果政府有魄力,就應在新加坡市場重組之際,積極拉攏外資進入柔南市場。
新山的未來,從現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