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受恩终生回报 穷小孩长成慈善家 | 中国报 China Press

一次受恩终生回报 穷小孩长成慈善家

(北海28日讯)小时候经历无家可归及没钱吃饭的日子,让他深深体会“施比受更有福”道理﹔北海慈善家陈亚操以个人名义,成立“陈亚操夫妇慈善医药基金”,14年来助人无数,造福逾700名各族贫苦病黎。



慈善基金成立初期,每月会分发各250令吉予2名病黎﹔随着物价高涨,义款数额增至每人300令吉,目前每名病黎领取的慈善金是500令吉。

基于近年来寻求协助的病黎人数日益增加,陈亚操也在本身农历7月生日和妻子黄柑枝的农历2月生日期间,各拨出1万令吉慈善金予20名病黎。

7岁街上兜售糕点



陈亚操(85岁)受访时说,小时候家境清寒,他与3名兄姐都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因此深深体会穷苦人家的生活和窘境。

他追述年幼时曾度过无家可归和没钱吃饭的日子,尤其是5岁那年,屋子曾因一场风暴而倒塌,生活非常艰难。

那时候,他对上天许诺,若一家人度过这次难关,将来长大必定努力赚钱,帮助其他贫穷人家,回馈社会。

陈亚操7岁时就开始帮忙妈妈,到街上兜售糕点,赚钱帮补家用。

“那时候,我只是穷小孩,提着破烂篮子在街上卖糕。有一次遇到一名好心人,看我辛苦,一口气帮我买下所有糕点,让我提早回家。”

当时的他非常感动,也深刻领悟了助人为快乐之本的道理。

陈亚操2001年在北海区成立“陈亚操夫妇慈善医药基金,需要援助的病黎,不分种族或年龄,只需携带报章的求助新闻或医生报告,到北海协和兴饼铺申请即可。

“我会尽量给予有需要者援助,协助他们度过难关。”

陈亚操提醒儿孙做善事

陈亚操经常提醒儿孙做善事,要深刻领悟“有施才有得”的道理。

目前,其儿子陈奇永负责帮忙他,打理大部分的慈善工作。

陈奇永(51岁)说,他只是尽自己能力协助父亲处理慈善工作,除了他,其他兄弟姐妹也会参与,并不会特别指定由谁接管父亲的慈善工作。

“每位家族成员都有责任,延续父亲的慈善工作。”

出钱出力只为助人

“无论出钱或出力,宗旨都是为了帮助他人,贡献社会。”

陈亚操从小开始努力工作,曾耕田、卖菜、养猪,到后来开创了饼干厂。他也一直积极参与各项慈善活动,更创立慈善基金。

他说,12岁那年就开始帮忙修补村子的道路,后来开始赚钱了,就拨款捐助有需要的人。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