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韋地:真醫生假文青── 原來這裡沒有你

在新加坡當醫生、“草根書室”董事,曾獲花蹤文學獎、大馬中文部落格祭最佳藝文部落格獎。出版文集《在第一本書之前》、《不可一世》、《于是》。

大概是從中學的時候開始吧?年年都會關注台灣金曲獎頒獎典禮,見證過張學友、哈林、曹格、周傑倫、王力宏封歌王的時刻,不過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陳建年和楊乃文封歌王歌后的那屆。年輕時候書讀得少,相比起純文學,關注並且熟悉“有質感”的華語流行音樂,對假文青而言是一個更重要的功課,文學方面,只要有讀村上春樹就夠了。

今年金曲獎因同一天有不幸事件發生,所以少人討論與關注。身為一個老了的假文青,大部分的錢都拿去買書,實體CD就買得少了。不停重複聆聽自己熟悉的歌手或歌曲,是老化的象徵,我對華語流行音樂的認知,也慢慢追不上時代(還是其實要追上時代,要聽韓國流行音樂才行?)。

幸好,流行樂壇新陳代謝和世代交替沒有我想像中快,今年的最佳男演唱人頒給了陳奕迅,他的《米‧閃》是我過去一年少數聽過的新專輯之一。專輯裡我最喜歡的是〈可以了〉,芭樂歌萬歲!

陳奕迅在金曲獎頒獎典禮的香港歌手經典組曲表演似乎廣受好評,不過不懂為什麼沒有選張學友的歌,歌神就坐在台下(還是沒想到他真的會來?),雖然間奏有用上《吻別》的旋律。抑或我太吹毛求疵,原來從張學友到陳奕迅已是一種令自己抗拒的(老)新陳代謝和世代交替。

偶爾我還是會試聽一些新歌,只是很多時候新歌其實是自己沒聽過的舊歌。如最近一直在聽陳奕迅的〈原來這裡沒有你〉和〈時光倒流二十年〉,比〈你給我聽好〉有感覺得多。有時會覺得可惜,沒有在還是“新歌”的狀態時聽到這兩首歌,年輕的我應該要聽到很年輕的陳奕迅,不知怎麼,一直忍不住緬懷21世紀的頭一個十年。新的世紀,還很年輕的自己,揮霍不完的時間,好像一切都有可能,理想清單落落長,然后慢慢長大,一一劃掉刪去,這樣做不到,那樣做不到。

再多堅持,再多執著,再多自己與自己之間的爭吵,也不過就是延遲了一點點那理想被刪去的時間。

(或就放在那,永遠也不會達成。)

不過在看頒獎典禮時,一直忍不住在想,為什麼每個歌手拿獎時,都會感謝歌迷?印象中卻好像沒看過作家得文學獎后,感謝出錢買他書的讀者。

只是照這個邏輯,似乎我也應該去拼個什麼文學獎,好有發表得獎感言的機會,來好好地感謝買過我書的讀者才是。只是如果我以后要拿文學獎,應該只有兩個可能,一是出了什麼,意外英年早逝,被頒個特別貢獻獎(而且書會大賣),二是活得太久了,老到可以拿個終身成就獎(然后書沒人買)。

然后發現事情從來都不曾照著自己的計劃進行,和理想中的自己說,原來這裡沒有你。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