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人心(三) 苏财福:勿依赖救援单位 遇震先自救 | 中国报 China Press

震撼人心(三) 苏财福:勿依赖救援单位 遇震先自救

报导:涂素燕
摄影:杨志聪、连国强
专家预测,马来西亚包括人口密集的吉隆坡,未来可能发生地震。



如果我国发生地震,公共救援队伍有能力救灾吗?

如果得不到公共救援,我们应该如何自保?我们有能力救援身边的人吗?

沙巴兰瑙地震,对我国救灾机制是一种测试。



我国拯救部队这次的救灾行动,反应缓慢、表现混乱,饱受批评。

随着沙巴地牛翻身,专家纷纷预测,西马一些地方,包括武吉丁宜、吉隆坡、芙蓉等,日后都可能发生地震。

这意味着我们可能面对严峻的灾难考验。

问题来了:如果这一天到来,我们能够寄望国家救援部队吗?

消防与拯救局前任总监拿督苏财福博士接受本报采访时,劈头就劝导民众:“发生重大灾难的时候,不能只想依靠政府救援单位拯救我们,应该想想如何自救?”

接受短期救护培训

他坦承,一直以来我国发生重大灾难时,救援机制都无法发挥效能。

“吉兰丹每年发生水灾,我们连水灾救援还是做不好,体育馆都淹水。”

在一些国家像日本,体育馆、学校等,一般是灾难时的避难所,所以会建在安全,不容易淹水的地方。

他赞扬一些民间救援组织,反而做得更好。

救灾固然是公共救援机构的责任,但他强调,发生重大灾难时,“第一反应员”(first responder)的自救及互救能力,往往是灾难关头的生死关键。

“第一反应员”指身处救护现场,接受过短期救护培训,能够提供救护援助的人员,他们通常是一般市民。

“为什么日本就算发生大灾难,情况依然可以受到控制?”

他指主要是“第一反应员”的及时反应,能够协助紧急救护。

巴拉队长到各国施援

大马志愿消拯队(MVFRA)负责人K巴拉苏巴马廉(K Bala Supramaniam),大家一般称他巴拉队长。

每当海外发生重大灾害事件,巴拉和他的志愿团队,都主动到灾区救援和协助。

他们备有简单的搜索、拯救器材,包括搜救雷达应答器,可以协助坍塌搜救。

“我曾到中国、伊朗、印尼、菲律宾、尼泊尔等,参与地震、台风及海啸的拯救行动。”

尽管我国少有重大天灾,不过他认为,这不意味着我们将永远这么幸运。

一直以来,他和他的志愿团队到海外救灾,除了协助有需要的灾民,也是为了吸取救灾经验,以防哪一天我国发生重大灾难,可以派上用场。

他认为,上天已经给我们预兆,我们需要做好防灾工作。

他重复发过七八次同一个恶梦,他经过布城,看到两旁的建筑物都倒塌。

朋友认为他从事救援工作,总是在想灾难的事,所以才会发这样的梦。

但他觉得,不管怎样,还是要做好防灾工作,降低灾害时的损失。

他认为,政府援救单位应该提升各种搜索、拯救器材,及拯救人员处理紧急事故的能力。

另外,他的看法跟拿督苏财福一样,认为灾难时刻,大家需要自救,非政府组织或民间援救团体,需要主动参与援救。

“所有的家庭,至少要有一位成员接受过救援培训,以便在紧急的时候协助家人。”

培训「第一反应员」

拿督苏财福曾经参与淡江公寓倒塌及国内外多起特大灾难的拯救行动。

退休以后,他以专家身分,受邀出任日本紧急管理防火顾问,也在台湾、曼谷、新加坡、韩国多地从事推广与培训民间救援组织的工作。

他认为,我们需要培训更多民间救援队及“第一反应员”。

发生严重地震的时候,不只房屋可能倒塌,道路也可能坍塌、天桥断裂,交通瘫痪,公共救援队伍未必能进入灾区。

不只是地震,他说,就算平时发生的一些意外,像火灾,消防队伍也未必能及时出动救助。

他说,消防队伍需要等民众通知,才知道哪里发生事故,他们抵达灾场时,已经是“第二反应者”。

“而且他们出发时可能遇到塞车,设备不足够,或者他们本身也可能害怕。”

这时如果现场有救护常识或救援经验的“第一反应员”,马上对灾民施予援手,就可以改变结局。

这个“第一反应员”可以是我们自己,也可以是我们的邻居。

灾难现场,每一分微薄力量都足以影响全局,只有齐心互助,才能度过难关。

他呼吁社团、社区,居民协会等,应该从现在开始,自行成立民间救援队,以及培训“第一反应者”。

“政府必须提供这些民间救援团体基本救灾工具,及培训课程。”

拯救团队各有所长

巴拉的志愿团队,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团员,各有专长、各种身型、擅长各种语言,包括日语、韩语,手语等。

他受早年一部香港电视剧《十兄弟》启发,认为拯救团队也需要集合环肥燕瘦及各种特质,才能发挥更好团队精神。

“这部电视剧的十兄弟,各有特异功能,比如千里眼、顺风耳,所以我选择的团员,男女都有各种特征和专长,然后通过训练激发他们的潜能。”

目前他的团队有59位成员,他把这些成员分成红区志工、黄区志工和绿区志工。

“红区志工”随时都可以进入危险区域执行救援任务,他们都是加入5年以上的志工。

他说这些志工有的是商人、自己执业的专业人士,他们都是一通电话,就可以放下工作,随时参与任务的志工。

“红区志工”共有24位成员,他表示,如果出国援助,他都会只带12人前去,另12人会留守在国内,以防我国发生任何灾难。

“黄区志工”是有能力进入危险区域的志,“不过他们可能家里有孩子,不能随时放下工作参与救援工作,但是他们可以协助筹备的工作,支援红区志工。

他们全都是没有领薪金的志工,而且都是自己付钱参与救援工作,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服务社会。

他呼吁有志之士,踊跃加入救援团队。

民众比拯救队熟悉环境

别说我国不是地震国家,缺乏地震拯救经验,就算在地震频发的日本,发生严重地震或特大灾害时,民众也无法完全依赖公共救援力量。

1995年,日本神户发生里氏7.3级大地震,推断当时有约3万5000人困在废墟下,等待救援。

混乱之中,全靠当地居民救出近80%灾民。

作为专业的公共救援队伍,包括消防队、自卫队、警察部队,仅能拯救到20%灾民。

经历2011年311地震后,日本政府重新估计该国城市发生地震时,可能面对的风险。

公共拯救单位向民众承认,本身的能力极限,表明他们无法在特大灾难时,拯救每一户人家,要求民众自主进行救援。

地震容易引发火灾,神户大地震时,市内就发生54起火灾。

同时,许多灾民困在室内及埋在废墟地下,等待救援。

神户消防局人力有限,应该先救火还是救人?如何分配有限的人手?

当时他们并没有明确方针,所以有的部队赶去救火,有的部队奔去救人。

结果火势蔓延,吞没许多倒塌的房屋,大火到第二天才扑灭,他们从废墟中找出500多具遗体。

消防局事后检讨,如果当时先扑火,有一些人可能会得救,就不会有这么多人丧命。

他们从中吸取教训,提出发生地震时,消防员优先灭火,防止火势蔓延的明确方针。

同时,他们开始教育市民,地震的时候如何自救和运送伤患。

设施毁坏拖延救灾

发生严重地震的时候,交通系统、医疗设施可能受到破坏,救援人员往往需要花费更长时间,才能抵达灾区。

为了让居民在这时候,有能力自救及协助其他人,日本一些地区,都会成立自主救援机构。

这些活动是由政府发起和推动,并呼吁民众参与及支持。

日本消防法也规定,在一定规模以上的商业大楼,有义务自行成立消防队,消防队员必须是在商业大楼工作的职员。

这些自主救援机构和消防队,都备有基本救灾工具像千斤顶、撬棍等。

超市、霸市的购物推车,货仓运货的运货架等,都是居民可以用来取代担架,用来运送伤者的工具。

志愿者必须掌握基本急救常识,学习从废墟中救出灾民,在地震的时候,疏散灾民,把受伤的灾民送到安全地带,以及在灾后提供简单医疗援助。

这些自主救灾机构和消防队,会定期举行大型模拟演习及进行防灾训练。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