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库.博物馆级的柴烧咖啡店 | 中国报 China Press

知食库.博物馆级的柴烧咖啡店

特约:林金城



“知食分子.人文空间”总监、品牌创意顾问、美食专栏作家、电视美食节目顾问、诗人(隔周刊出)

阿婆俯身看一看灶头里的柴火,以一脸欲拒还迎的笑容大声说:你要问我什么?

难得把她拉到一旁,坐下半秒不到,她又马上站起,说要多泡一杯咖啡给我。

现年75岁的袁定兰,半瞇著仿彿会微笑的眼睛,像个上课不专心的小学生,教我随时得将她的思絮给拉回现场。说著说著,她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硬将我的记事本给抢了过去,说要看看我有没有写错她的名字。因为多年前,有份报章将她的名字误写成颜亚兰,结果后来的记者也没作查正,便在报导中继续帮她改名换姓。



第一次造访阿婆的“世维茶室”,是在去年五月。当时我主办了一场“知食分子同学会”的“麻坡深度食旅”,带领廿多位“同学”去探寻麻坡美食和导览沿街的历史建筑物。当天清晨,与两位团员驱车南下,抵达时离集合时间尚早,遂想起有位当地网友,曾在面子书上介绍过一间仍用柴火烧水煮咖啡的茶室。于是临时起意,循着网友提供的线索,误打误撞找到这间位于天猛公路(Jalan Temenggong Ahmad)新法庭斜对面的“世维茶室”。

原先只想看看“柴烧咖啡”有何“巴闭”,顺便吃个早餐就走。没料到竟然像发现出土文物般,教我欣喜万分,心底直呼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呢?好像突然错置了年代!

木板店旁,树荫底下摆着叠叠层层的木柴,上盖防雨用的破旧锌板,一旁则种满蓊蓊郁郁的香草植物。走到店前,才发现连排店屋的隔壁是间摩哆店。茶室的摆设,极其简朴,岁月桌椅乱中有序,三两茶客,华巫共处。走近茶水间一看,不得了!柴火正旺著,一座结合煮水、泡咖啡、蒸烤面包等多功能的简陋灶头,便活生生地仿彿从古代活了出来。

这年代还真的有人会用柴火来煮水泡咖啡呢!为了使咖啡的芳香完全“释放”,不只先用热水将瓷杯烫热,倒入咖啡后,还贴心地舀勺沸水沿杯缘浇一圈,说喝起来才会加倍香醇!坊间茶室仍以炭火烤面包的已不多见,为了面包“入味”,在涂上牛油和咖椰后,还特地再放回烤架烤一下的细心,看来足以成为“传奇”。

马来大叔树荫下砍柴…

阿婆说“世维茶室”取自她丈夫冯世维的名字,1973年开张。之前其丈夫曾帮人打工泡咖啡,月薪才100令吉,还时常被茶室老板拖欠薪水。后来实在不行了,只好出来辛苦创业,至少是自己的生意。起初除了咖啡饮料和面包外,还自制包点和蒸鸡蛋糕,后来马来顾客越来越多,就不再做包点蛋糕了,反而加入马来人拿来寄卖的Nasi Lemak和Mee Siam。几十年一晃而过,丈夫在两年前退休,现在茶室全由她一人打理,媳妇陈丽婷则下午出来帮忙。

我称赞阿婆的咖啡泡得好,她自负微笑地猛点头,说她出生于离麻坡六十多公里的武吉哈逢(Bukit Kepong),自小便在父亲的“南兴茶室”帮忙,自然从父母那儿习得一手泡海南咖啡的真工夫。然后便如数家珍地指著店里的几张云石桌和面包柜,以及灶头上的一些用具说,都是母亲结束茶室后搬来的,估计也有百年历史。

我突然想起那天来“探路”后,下午便马上更改行程,决定带同学参观这座“海南咖啡博物馆”。远远走来,看见一位赤膊上身的马来大叔在树荫下挥汗砍柴,画面震撼得大伙目瞪口呆。坐在茶室喝咖啡时,还依稀听到一阵阵从咖啡深处传来柴火共呜的声音。

阿婆回忆,自开店不久,这位马来大叔便前来探问要不要木柴,当时他还只是个少年罢了。此后每隔不久,便用三轮车将到处收集而来的山竹木和红毛丹木载来,砍好后叠在户外,如此合作关系已超过40年。此外,单身的他每天清晨都会准时报到,将适量木柴从户外搬到灶旁,如果当天要做咖椰,便帮忙打蛋壳,准备材料,而后便喝杯饮料,吃个早餐便离开。阿婆笑说:我每天都会给他一些零用钱。

我突然有点惊慌:如果他不做了,没有木柴烧水怎么办?

阿婆想了一下,微笑,不知道。然后便站了起来,到厨房拿把刀子大声地说:你不是要拍我做咖椰吗?我去外面“砍”斑兰叶,你要不要拍?

世维茶室

创始年 :1973年
地址:129-4, Jalan Temenggong Ahmad, Muar, Johor.
营业时间:06:00~18:00(星期日休息)
电话:010-5089913、012-2808915
GPS:N 02.03333°E 102.57677°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