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願意陪伴你,青少年自殺防治”講座‧辜琮瑜:關乎陪伴與安頓 自殺防治沒標準程序
本報協辦活動
報導/攝影:劉峻賓
(北海1日訊)台灣生命教育家辜琮瑜教授認為,自殺防治沒有標準作業程序(SOP),它其實是一個關乎陪伴與安頓的功課。
“當一個孩子奄奄一息地躺在你面前,那個時候你已經錯過防阻的時刻了,還談什麼SOP?”
她認為孩子的自殺行為,往往是長期處在大人建構給孩子的標籤與期待;一旦無法安頓,也得不到全然支持下,最終會以決裂的方式,告別這個世界。
她昨晚在北海佛教會主辦,《中國報》及《南洋商報》協辦的“我願意陪伴你,青少年自殺防治”講座會上,這么指出。
是晚講座會反應熱烈,逾200人出席,包括各校的老師、心理輔導師及出家眾。
她強調,父母與師長只不過是別人生命當中的陪伴者,而不是一個決定者,孩子的人生讓他自己去創造,哪怕孩子走在鋼索上,但最重要的是,父母必須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支持系統。
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face to face(面對面)和heart to heart(心貼心)是陪伴至關重要的元素,孩子選擇來到你的生命當中,就應當成為孩子的守護者,而不是寵溺者。”
她說,守護孩子,是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將生命最初的渴望,到成長中的需求,不帶任何期望、不貼標籤地給予全然支持;寵溺,則是不讓孩子面對生命中的限制和不圓滿。
她認為,陪伴者別怕讓孩子看見父母師長也有難處、困頓、無助及不圓滿的時候,要告訴他們真實世界與童話世界的差別,如限制、缺陷與種種不遂心意的情境。
“只有讓孩子看見生命限制,才能從真實的困頓及挫敗中,開發內在潛質;否則,他們會認為大人建構的幸福標籤一旦無法達成,而陷入崩潰。”
不再問:what’s wrong with you?(你怎麼了?哪裡有問題了?出什麼問題了?)
評價式的思維模式,已預設這個孩子“有問題!”
而是問:what’s happen to you?(發生了什麼?)
開放式的思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