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直逼50% 為三餐盼來馬打工
本報特派:陳文祥
(尼泊爾、加德滿都3日訊)在失業率直逼50%的尼泊爾,要覓得一份足以應付三餐溫飽的工作,難上加難,這也是不少尼泊爾人為何選擇飄洋過海,到馬來西亞當勞工的原因之一。
尼泊爾籍的勞工在大馬,是繼印尼和孟加拉等國後,其中一個主要外來人力資源之一,不少尼泊爾人因在家鄉難以尋找工作,選擇到馬來西亞當勞工。
《中國報》記者日前隨著昔加末歡樂園義工團一行人,前往位於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以東北方向約5個小時車程的災區進行賑災時,碰見一名說得一口流利馬來話,曾2度偷渡到馬來西亞雪州某工廠擔任勞工的尼泊爾人。
現年30歲的蘭古馬與一家人住在距離尼泊爾和中國邊境僅80公里距離的新德巴珠奧德布,他當天見到來自馬來西亞的義工團時,顯得非常興奮,直言對眼前這一行人,感到很親切。
見到大馬人感親切
蘭古馬當時主動向記者自我介紹,指本身甫在4個月前回到尼泊爾,也親身體驗4月25日當天發生在尼泊爾境內的大地震。
“我很喜歡馬來西亞,也很想念那邊的工作環境,雖然我很嚮往賺錢維持身在家鄉的家人生活,但這場大地震,逼使我擱置第3度到馬來西亞工作的行程,因為我必須肩負重建家園的工作。”
他說,2004年時,首度離鄉背井到馬來西亞工作,最近一次則在2年前。
“每次入境大馬後,就在大馬逗留最少2年時間,每月可賺取至少1600令吉,然後把這筆收入匯到家鄉的銀行,讓身在這裡的家人得以維持生活。”
他說,安頓好家鄉的重建工作後,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再次到馬來西亞工作。
想念大馬舒適環境
3個月前的大地震發生時,蘭古馬正與媽媽在屋內休息;當大地處處都出現劇烈的搖晃,蘭古馬突想起大馬國土的穩定及舒適。
“在馬來西亞的工作過程讓我很享受,因馬來西亞不必煩水電問題,也沒有天災,不必擔心隨時會因天災而喪命。”
他說,大地震發生時,腦海中也不斷浮現種種念頭,包括羨慕大馬人有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
“雖然羨慕馬來西亞人,很喜歡馬來西亞,我卻很愛我的家鄉尼泊爾。”
提及在馬來西亞的工作經歷時,蘭古馬說,當地的僱主都很好,包括本身獲准返回家鄉,家鄉在大地震中受影響後,僱主也盡人道精神,允許本身繼續逗留在家鄉,直到完成重建工作。
最低薪金制受惠者
蘭古馬是大馬政府近年落實最低薪金制的受惠者之一,他說,2004年首次入境大馬時,當時的月薪僅有區區400令吉。
他說,薪金過後有調整,但最高也只是600令吉;2年前到大馬工作時,薪金才直接從1200令吉起跳,直到去年,薪水才調漲至1600令吉。
他說,1600令吉兌換尼泊爾幣,對家境貧窮的他和家人而言,是一筆龐大收入。
“每月在大馬省吃儉用,就是要為了把錢匯回家鄉。”
隨著位於新德巴珠奧德布的老家在4月25日的大地震中被震毀後,蘭古馬說,這幾年的儲蓄就剛好用在重建家園的工作上。
“身在家鄉的親友只剩下媽媽和兄弟姐妹,家中只有我一人外出到馬來西亞工作,左鄰右舍當中,也有3人在馬來西亞,他們現在還在當地的工作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