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肯:啃日子── 聽故事的小孩

新山人,自由文字工作者,現居吉隆坡。生命太短,樂子太多,立志玩到最后一口氣。

說故事給小孩聽是一件滿足的事,他們全神貫注地聽你說話,投入在你說的故事裡,而你無法預知你所說的故事,將在他們心裡發酵成什麼模樣。

也許某天小孩想扔掉食物時,就會想起《怕浪費的婆婆》,錯覺怕浪費婆婆在他們耳邊叮嚀:“別浪費,別浪費!”;又或許他們聽過《鯨魚!》的故事后,從此對鯨魚及深海生物感到極大興趣,開始熱衷收集一切與深海有關的知識和故事。這些都是大人無法預料的。

就好比你小時候可能想當一名警察,說不定那是因為你看了電影《RoboCop》。

年幼的孩子(10歲及以下)聽故事時,通常比較專心,他們像乾燥的海綿,無時無刻都在吸收任何一滴水分,不管水分的味道或顏色,他們只管拼命吸收。他們享受于唱游活動,願意全情跟隨大家歌唱、跳舞;無論簡單的上色,或者有點困難的手工製作,他們也樂此不疲,小心翼翼地完成作品。雖然他們回家后,可能隨手就將作品扔到一個角落,徹底遺忘,但是他們在過程中曾費勁心思,那也足夠了。年輕的心靈,過程總大于結果。(大人們則往往不要過程,只追求結果。)

跟年長的孩子說故事(11歲及以上)常讓我有點緊張,因為他們聽過太多故事,已體驗過許多經歷。他們早就知道如果浪費食物,肚裡不會長出一棵樹,也不相信聖誕老人會在半夜潛進他們的家裡,送他們一份渴望已久的禮物,而他們首先會報告家長,報警捉拿擅闖家裡的小偷吧,那大白鬍子老翁背的大紅袋裡一定都是賊贓。因此,在聽故事前,大孩子們大多覺得故事都是虛構的而感到無趣,打擊了說故事的大人之信心。另外,他們可能會覺得手作或唱游活動太尷尬,也無實際用途,顯得不太願意參與。那麼,說故事就不是大主題了,大人該先做足功課——如何和小孩建立溝通的橋樑?如何讓他們領會你說故事的誠意?

我曾遇過一個幼兒班的小孩,大約四五歲的女孩,不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也不拿起書本閱讀,總是一臉低沉地坐在一處。我上前“搭訕”,她也不願理睬我。我問說故事給妳聽好嗎,她眼皮微微垂下,似有動搖,但仍板著臉不語。我法寶耗盡,只好苦笑地望著她的奶奶。

當我漸入發呆狀態時,一本書推了推我的手臂。我轉頭看,女孩正拿著繪本,暗示我說故事給她聽。雖然她仍不改冷酷的臉,但她願意主動坐在我的身邊,那就是我們關係破冰的一大步了。

說故事固然有說故事的技巧,如何打開小孩的心房,則是一門大學問。然而許多大人的耐性,已被生活消磨得所剩無幾,他們沒兩下就想粗暴地踹開門。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