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之歌(第二篇).80年代初主要出海工具 海南村剩6舢舨船夫 | 中國報 China Press

碼頭之歌(第二篇).80年代初主要出海工具 海南村剩6舢舨船夫

報導:朱美鳳
巴生港口海南村渡頭受到時代洪流的衝擊,船夫從上百人至今只剩下6名固定船夫,仍使用舢舨載送進出海南村的人士,讓人不勝唏噓。



眾所週知,巴生共有3個漁村,即吉膽島、五條港及海南村,而相較于前兩者,海南村知名度較低之余,最大的分別還在于吉膽島及五條港屬海島,而海南村是沿海的村落。

海南村建立于1910年,至今有105年歷史,該村的對岸就是享譽國際的巴生港口,早期交通不便,村民要前往對岸,只能乘搭舢舨。

海南村聯邦村長朱運德說,此渡頭全盛時期可說是在80年代初,島上共有百多戶人家,幾乎每戶都有各自的舢舨,所以當時有超過上百名的船夫。



“我祖父當時也是行船,主要是當時村民都以漁業維生,大家出海捕魚,所以渡頭較熱鬧,最主要還是沒陸路可直接前往海南村,村民只能用水路。”

發展後棄用舢舨

他指出,當時的舢舨是用簡單的木板製造,船夫要用木漿划船,所以前往對岸較費時,現在則使用摩哆舢舨,不用5分鐘就可抵達對岸。

他再說,到了80年代后期,隨著巴生港口的蓬勃發展,政府開發陸路直接通往海南村,村民就開始捨棄舢舨。

“陸路來說,如果從吉隆坡方向來,從聯邦大道依循巴生方向行駛,經過雙溪拉騷收費站(Sungai Rasau)后,跟著告示牌上的巴生北港(Klang North Port)或八號橋方向行駛(Tanjung Harapan),一路直走大約半個小時,就到了公路盡頭的T路口,轉左就是可直接通到海南村,轉右則去八號橋。”

他說,水路其實更加便捷,只要在巴生港口火車站(Komuter Pelabuhan Klang)下站,經過ASA Niaga私人碼頭可找到前往巴生港口海南村的渡頭,乘搭摩哆舢舨不超過5分鐘就可抵達海南村。

交通便捷舢舨漸沒落

船夫受訪時均指出,舢舨載客其實是海南村傳統行業之一,只是現在交通實在太便捷,才逐漸沒落。

“我們其實都不在意還可做多久的船夫,只要有客人我們就載,如果是村民自己本身有座駕,其實也不會選擇搭舢舨,因為覺得很危險。”

他們說,有時候海浪太大,船夫鑒于安全考量之下,也會拒絕載客。

“畢竟舢舨不同先進的海上交通工具,我們在安全措施沒那么好,所以不會在起浪時或晚上交通視線不清的情況下貿然行船。”

朱運德:村內僅500村民

朱運德說,顧名思義,海南村早期以海南人居多而立名,惟隨著這幾年人口大量流失,村內只剩下500多名村民,一般上使用舢舨的乘客,以外勞及旅客居多。

“因為海南村被工業區包圍,目前蠻多外勞居住在海南村,由于乘搭舢舨的收費十分便宜,來回只需2令吉。”

他說,目前村內固定的船夫都是華裔退休人士居多,都是海南村民。

“他們很多都是在外打拼多年后,嚮往寫意及輕鬆的工作環境,才選擇回來做船夫。”

他再說,船夫行船的時間也不一定,都會在渡頭留下聯絡方式,等船客自己聯絡船夫。

“舢舨能夠承受的重量有限,一般只能載5至6名乘客,有些乘客也會用舢舨載貨或腳車。”

渡頭絕不會消失

朱運德說,渡頭、舢舨及海鮮是海南村無法切割的一部分,只要海南村還在,渡頭雖然會沒落,但是絕對不會消失!

“這道理是很簡單的,只要我們還有一個船夫或舢舨,就需要渡頭,而這個渡頭也不會因為時代而消失。”

他說,雖身為海南村聯邦村長,但現在也沒居住在海南村。

“年輕的村民都為了更好的生活而遷離海南村,定居在巴生市區或港口一帶,只是一些老村民每逢週六及週日會回來海南村打打麻將、找朋友敘舊。”

他也說,基本上,星期一至星期五很少有舢舨停泊在渡頭,星期六及星期日才有較多舢舨停泊在渡頭載客,而晚上一般都沒有舢舨載客服務。

見證村子改變

◆符祥安(72歲,海南村咖啡店業者)

我從出生就住在海南村,可說見證海南村的成長及改變,以前船夫有上百個現在僅剩6個,隨著陸路開發,漸漸沒人乘搭舢舨。

當船夫較愜意

◆符志發(43歲,船夫)

我做船夫大概5年了,本身是海南村人,年輕時在外打拼,不過覺得還是做船夫比較愜意,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每天來回10趟

◆吳淑國(62歲,船夫)

我做船夫已有6年,之前在外工作,一般上乘客都是外勞及旅客,每天來回差不多10多趟,有時候也會載客人去吉膽島,收費根據距離而定。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