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之歌(第六篇).旧时划舢舨到唐人街买杂货 大街过港摆渡人凋零
报导 / 摄影 : 洪卉嫔
18世纪以来,唐人街与马来邮是亚罗士打最热闹的地区,住在后方的大街过港居民会乘坐舢舨到该处购买杂货。
除了民众在该处购买杂货,唐人街后方的河流更是渔船卸货的地方,就连吉州已故苏丹阿都哈密也曾经来到马来邮街巡视。
唐人街的对岸就是大街过港,从旧时开始,该区的居民会乘坐舢舨前往唐人街购买食材,而小学生则会乘坐舢舨到临近的吉华H校或吉华K校上学。
随着时代发展,水坝的设立导致渔船无法进入唐人街,大街过港的摆渡人也越来越少。
在大街过港生活了大半辈子,见证该处由繁荣至衰落的王荣福,是大街过港及唐人街硕果仅存的摆渡人。
今日的唐人街、马来邮街,与大街过港热闹情景不复见,尽管国阵吉州政府计划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却仍需一段长时间才能看到进展。一些商家见到机不可失,已购买该区街旧店屋翻新,目前现代化咖啡馆开始一间间在唐人街冒起。
建住宅区铺柏油
也有发展商收购大街过港地段,准备兴建高尚住宅区。
54岁的王荣福在接受《中国报》的访问时说,大街过港以前仅有红泥路,居民都选择搭乘舢舨到唐人街购买杂货及食材后,再乘搭舢舨回去大街过港,而在1962年起,大街过港住宅区兴建,才有柏油路。
他披露,在安邦惹惹水坝尚未建前,大街过港与唐人街的河流,是渔民把海产扛上岸的地方,但如今渔民则选择到吉打港口卸货。”
“未兴建水坝前,该处的河流不单清澈,还有许多鱼类,民众只需拿叉随意一插,即可捕获鱼类。”
王荣福说,他7岁时,已懂得划船,5年前因工作意外脚受伤,而转行划船。
王荣福:拜天公人气最旺
王荣福指出,从前的大街过港非常热闹,但随着时代发展,已逐渐变得寂静。
他说,从前,许多大街过港的居民都有自己的船只,其父亲就有4艘船,后已转售他人。
“当时的河流犹如泊船场,用来停泊船只,当居民划著船只归来时,因空间不足,居民甚至必须将船只停泊到对岸。”
他说,当年的摆渡人大多已去世,一些则因年老退休,如今仅剩他一人。
王荣福披露,如今只有农历新年初九拜天公时,才比较热闹。
他说,许多人会从大街过港渡河至唐人街,购买拜天公的用品,一些人为了避免塞车,也会选择将车停泊在大街过港,搭乘舢舨至唐人街。
“一个晚上,我可赚取200至300令吉。”
学生搭舢舨上学不复再
在大街过港依然热闹的时代,舢舨犹如孩子们的“巴士”,载着他们上学。
他说,当时吉华H校及K校后方就是河流,许多学生都会乘坐舢舨到学校上课。
他披露,当时是1967年,他就读1年级,大街过港依然有许多舢舨,几十名学生就坐舢舨到学校上课。
“摆渡人知道学生放学时间,因此就会提早划到学校后方,准备接学生回家。”
他惋惜,约1971年至72年起,舢舨越来越少,学生乘坐舢舨到校上课的情景已不复再。
5仙涨至40仙
★谢丽萍(右、44岁、家庭主妇)
我搬来大街过港已有24年,搭乘舢舨的船资也从当年的5仙涨至40仙。
如今较少使用舢舨渡河,除非是要到唐人街购物。
每周搭舢舨
★杜杜(左、50岁、小贩)
因工作需要,我每周都会搭乘舢舨到唐人街购买食材。
在这里大家都乘舢舨渡河。
比坐车方便
★何亚妹(右、75岁、退休人士)
我住在这里50多年,从以前就使用舢舨渡河,如今每周会渡河2至3次,比坐汽车方便。
坐车绕路费时
★黄金叶(左、72岁、退休人士)
我因脚部乏力,无法搭乘舢舨,但以前都会使用舢舨渡河至唐人街,约1分钟就可抵达对岸;坐车需绕远路,更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