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老師都會教導學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希望學生謹記米糧是農民辛勤耕種而來,藉此勸勉學生不要浪費食物。
其實,在宴會上美食佳餚琳瑯滿目,平均會有7至8樣菜式,一般都會有許多食物剩下,賓客若在此時發揮“打包”精神,的確是讓人欽佩,但此打包的舉動前提必須是有“剩食”,即是讓在座者吃飽以后,還有剩下食物,秉持著不浪費的精神才將之打包,這樣便可大大減少廚余和剩食的問題。
記者常會採訪晚宴節目,主辦單位都會準備一桌記者席,只是通常都不會坐滿,以致每道菜餚都吃不完,所以打包也算是平常事。
記得有次記者席只坐了5人,活動開始進行儀式,記者便前去拍照及拿資料,豈料隔壁桌的賓客看準此“時機”,竟隨手就往記者席上拿食物,隨后還有人跟服務員說:待會幫我打包記者席的食物,但是記者仍在現場呀,此舉讓人看到目瞪口呆,他們實在是太沒禮貌了。
又一次,記者與其他嘉賓同坐,才出了第一道菜,就有人拼命將菜餚往自己盤子夾,最后將食物放入袋子內打包,頓時讓人覺得他“很貪心”。
打包食物,可以是環保、珍惜食物,但是當其他人仍在享用美食時,就爭先恐后的打食物的主意,又或是將食物堆滿自己的碗碟,只會讓人感到貪心。
環保或貪心,兩者只是一線之差,切記:勿讓“美德”變成“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