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政款不理異樣眼光 把紙紮當藝術品做

報導:陳韋菘

(古來21日訊)22歲的年輕紙紮師傅,放棄到新加坡淘金機會,興致勃勃投入中華傳統紙紮手藝,並把紙紮視為藝術品用心製作,即使朋友因此疏遠他,他也堅持到底。

中華傳統紙紮手藝面臨后繼無人的問題,除了製作耗時,更需要極大的耐心及細心編製,尤其是農曆七月間使用的大士爺,配合各種尺寸的高度及穩固架構,都需要長時間一步步完成。

來自古來的黃政款無心插柳柳成蔭,中學時期想通過自己的能力賺取零用錢,所以向紙紮師傅楊于生(44歲)拜師學藝,那是他生平第1次開始接觸紙紮手工。

中學打工賺零用錢

他最初只是抱著賺取零用錢的心態工作,中學生涯的打工時光,也轉戰不同領域,但在中學畢業后,還是選擇回到楊于生身邊專研紙紮。

現在自己開業從事紙紮的黃政款平時都會幫神廟製作燈籠、船、馬等各種款式的作品。

每年農曆七月前的兩個月,正是師傅楊于生忙著製作各種大小大士爺的高峰期,黃政款也都會回到師傅身邊,協助進行各種工作。

黃政款指出,他曾想過像一般人到新加坡工作,賺取更多收入。

此時,他在機緣巧合下,得到神廟製作紙紮的機會,完成第一次的作品,交貨時,對方非常滿意,更頻頻讚好,讓他有信心,決定留在家鄉下,繼續這門手藝。

他透露,身邊朋友在得知他從事紙紮業的第一個反應通常都說,“你做死人的工哦!”,甚至有朋友因此而疏遠他,讓他深感無奈。

黃政款認為,紙紮品在他眼裡就是藝術品,紙紮在供奉焚燒前,都被整齊的擺放供人觀賞,所以人們也可從另個角度審視紙紮藝術。

盼更多年輕人繼承紙紮手藝

楊于生盼更多年輕人學習紙紮手藝,讓大馬紙紮大放異彩!

居住在古來新村的楊于生受詢時指出,紙紮已是夕陽行業,過去門下至少也有10個學徒工,當中有兩個學徒因有興趣,學得不錯,但卻因為父母認為無法賺錢,所以中途被迫放棄。

他說,唯有黃政款堅持到底,如今更自己開店做生意,總算學有所成,他也感到欣慰。

他指出,假若紙紮行業就此無人繼承,恐怕將來我國的紙紮將全部從中國進口,到時大士爺等各種紙紮用品的尺寸及款式也將被統一沒有特色。

他指出,現在他製作的大士爺最高可達18尺,接下來也有16尺、12尺及8尺各不同,目前雖還有不少紙紮業者,但難保未來上述的情況不會發生。

他也歡迎有興趣想學習的學生上門,他非常願意將自己畢生所學傳授給下一代,讓傳統紙紮也得以傳承。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