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客室.周末架势堂 有一种人对生命有担当 | 中国报 China Press

会客室.周末架势堂 有一种人对生命有担当

特约:子若
图:覃福荣



今日登场
香港著名文化人、时事评论员和传媒主持人─刘细良
与刘细良的访问在一家名字叫“Transit”的酒店咖啡馆里,这个名字与我们后来谈到的一些话题不谋而合,令人不觉想说,这是个巧合抑或注定。

无论如何,不仅刘细良是这家酒店的过客,我们都是这片土地乃至这个地球的过客。我们在某一天来到了世上,终将有一天我们会离去,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种叫“生命”的东西。

在饰演过客这个角色的我们,该如何做才对得起让我们这一辈子居留的家国?该怎样做才称得上有意义的生命?这关乎我们决定要做一个怎样的人和怎样做人。



也在这一天,刘细良与太太邝颖萱递上了一本他们俩与友人萧家怡合著的新书,书名为《情与义》,里头记录了一年前发生在香港那一场激动人心的雨伞运动的点滴。

全书访问了十多位当时长期留守在金钟的各界人士,他们有艺术家、有社会义工等人,他们都是书中所称的“金钟村民”,各自以一己之力、一己之专长实践占领日子的生活。

至于刘细良,他何尝不也是这场运动的实践者之一;他来了,他看了,他也写了,他是这场运动的参与者,亦是书写者。

像他这样一个集文化人、时事评论员、传媒主持人与旅游家于一身的人,不仅能写还擅长说,访他是具有一定的难度,那是因为该说的他都讲出口了,该写的他都疾笔成书了,尤其他个人履历是如此丰厚扎实。

从他多姿多采的人生历练中,让我想起了香港歌手何韵诗主唱、林夕填词、李拾壹作曲的一首歌《是有种人》,歌词中写到:“是有种人/令这儿有风景/有种个性/从未曾被鉴定/别睡在梦里/站着造梦更起劲”

我想知道的是,是怎样的一个成长环境,培育出像刘细良这样一个对家国有担当、对生命愿意负责任的公民?对于这一连串的提问,刘细良坦言,有好几个因素影响他至深。

龙蛇混杂中 不放弃上进

刘细良成长于黄大仙附近一户贫困的家庭里,自幼在俗称为“徙置区”(Resettlement areas)的地方度过,住的是过渡期房屋(Transit House)计划下的平房,“邻里间必须共同使用同一个厕所和厨房。”

在这个龙蛇混杂的大环境里,其同龄的朋友里头,男的有些加入了黑社会,女的有些当上了性工作者,而小小年纪的他,却做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选择,这个选择影响了其后来的人生岁月。

每逢放学以后,他就把自己隐藏在一座书海里头,“那是非政府组织香港明爱设立的一座社区图书馆。”当时的他总觉得,图书馆里头跟外面的世界很不一样,这里除了书与书架以外,人也鲜少,他享受一个人在里头进行阅读的时光。

从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到琼瑶、岑凯伦的言情小说,他无一不涉猎,“图书馆里的书几乎都给我看完了!”刘细良后来之所以走上文化的路线,他认为,这座小小的图书馆给了他丰富的滋养。

到了青少年时期,他进入华文中学读书,在英殖民地的时代里,华文中学被视为专门收留成绩差强人意的学府。在生活与教育环境皆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许多孩子很轻易就选择了放弃!”那是放弃一个叫做“力争上游”的机会。

但老天爷不仅让他遇上了好读物,更安排他遇见了好老师。当时,香港有一批在1949年前后因时势动荡而迁居至香港的学者,他们都只能在华文中学任教,“这些老师让我开始去接触钱穆、唐君毅等不少新儒家学者的著作,从而了解中国的历史,后来还因此而进入香港中文大学的新亚书院修读历史。”

非主流文化 养政治理念

在这段求学的日子里,刘细良也遇上了从台湾毕业回到香港执教的老师,“尽管他们的资历不受英联邦政府承认,却不减少他们作育英才的热诚。”

在七十年代度过其中学生涯的刘细良坦言,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英殖民地时代下的非主流人事物,只是,当年看似无用武之地的知识,却在廿年后变成很重要的个人装备。

到了九十年代,他深刻地体会到,人们都急迫地想要去了解中国,大家都开始接受中文写作,但这些过去的无用,都是需要时间去经历、去遇见改变,而坚持你所相信的变得很重要。

从一座图书馆到一代老师的影响,1989年中国发生的六四事件,让当时作为中文大学社会系硕士班学生的他,毅然决然改变了原本“唸完硕士,到美国唸博士,再回港当学者”的生涯规划。

刘细良后来选择加入刚创立的民主党(Democratic Party)的团队,此乃香港首个民主派政党,他因而成了创党主席、有“香港民主之父”称号的李柱铭助理,凡是演讲稿、专栏文章,几乎都是出自他的手笔,“这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它对我后来的人生路有莫大影响。”

角色不重要
重要的是信念

同样的境遇,每个人的体会却是不尽相同,刘细良从家园与国家的微妙变化中,看见自己需要做出的转变。从他个人履历中,我们都知道他扮演过不同的角色,他是如何看待这些角色?以哪个角色自居呢?

“角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信念。”他继续说道:“如果每一个不同的角色,都是代表着自己的信念去做事,任何角色其实都是一样的。”

他有过参政的经历,当过特区政府的幕僚,做个媒体人,如今则拥有自己的出版社。在众多角色里,不同的仅仅是工作上的内容,其信念却从未动摇过,“我也很容易去适应每个角色的转变。“

至于他口中的“信念”是什么?他不假思索,答道:一定要营造一个公义的社会,在非主流环境中长大的他,深切体会到公义与平等是何其重要。

适时转念,豁然开朗

无论如何,不管一个人拥有怎样的成长环境,他必须先懂得肯定自己,再来,就是对自己有所期待。他当年之所以经常躲在图书馆里,就是不想跟同龄的一些孩子走上歪路,“我对自己有期待!”

他认为,这样的观念是不学自会的,但可以通过教育去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当孩子看到周遭的负面环境时,他必须有能力去思考、去选择是否要走上这一条路。”

因此,他说,每个人都会有信念,但若是失去实践信念的决心,一切都会流于空谈,止步不前。他以过来人的经历告诉大家,这个“实践信念的决心”,是对自己有期望的最坚定做法。

“如果你不想当个平庸的人,并认为自己有社会责任,那么,不论你身处在哪个角色,即使是个最普通的建筑工人,你都会投入到公民社会运动,而不止于在地盘里埋头苦干。”

走在公民运动的路上,刘细良不否认有时会被低潮期的困顿、灰心煎熬著,但只要我们适时转个念,顿时豁然开朗。他说道:如果有一个人因你而改变,这已是很大的成就了。

他指出,若是有人想要在一天之内改变社会,这不只是不切实际,同时,这也是给自己放弃的最好借口。

“我们必须认清现实面,这个社会的大部分人都必须为温饱而奔波,生活营营役役,但我们并不能责怪他们,反而需要去思考,可以做些什么来令这些人做出改变呢?”

投身新媒体 不让脚步停下来

刘细良以自身经历为例,当年离开大学以后,他认为,香港的民主选举很重要,所以选择加入民主党,在该党待了六七年后,他察觉到,九七以后最重要的当属传媒,他于是投身媒体行业。

就在前特首董建华下台后,他看到建立一个良好管制的政府的迫切性,因而接下香港前行政长官曾荫权的中央政策组顾问一职,以执行最核心的幕僚工作。

随后,擅长观察社会动向与变化的他,意识到未来会影响公民社会运动的是新媒体,于是,在2012年,与蔡东豪、梁文道以及宋汉生创办《主场新闻》,喊出“我城‧我观点‧我主场”的口号,为浏览者提供新闻及各类资料。

《主场》很快就成了点击率最高(每天约30万)的香港独立网上新媒体,为香港独立自由公民社会一道美丽风景线。

刘细良表示,这是一段无穷探索的路,它也印证了,未必一条路就可以通往目标;最重要的是,过程中不能停下脚步,哪怕是攀山越岭、涉水渡河,都一定要往前跨步。

他认为,在这个走的过程中,必定有人被你的行动打动,开始跟着你走;当然,也有人因此而掉队,但我们必须时刻自我检讨,找出这些人离开的原因。

人性抉择:量才适性

在想与做之间,刘细良更倾向于“事情要做了才知道”的一面。他认为,凭空想像出来的构思是容易走上失败的,“惟有通过行动的实践,才能注意到现实中的许多细节,才能让你反省、调整与修正。”

不论是公民运动,抑或日常生活,他主张“在实践中学习”的态度。

在每一个人生、每场公民运动中,高高低低本来就是曲线图,那是避免不了的,他劝导大家,当低潮来临时,别让自己陷于眼前的困顿,而是试着去想:走向高潮时,我想做的是什么?

于是,好奇地问他,每一回做出人生的转折点时,他以何作为依归?

此时,他提到了人们最常“推销”的“生涯规划”想法,在其心目中,人生的生涯是不能像经济般可以规划,因为那是人性的抉择啊!

说到这里,他提到了其大学教授逯耀东曾赠给他的四个字:量才适性。

逯教授是一位美食家兼史学家,从教授给他的字里头,刘细良学会了在适当的时候,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并且这件事还必须是符合自己的个性。

当机会来了,事先考虑的是,自己有没有能力做?再来,就是喜欢或不喜欢去做?两者必须兼合,才能找到走下去的动力。

当一个人决定以信念作担保,并交出自己来推动家国方方面面的进步,这才对得起“好公民”这个角色!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