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秘密.從白鐵業轉型製白鋼 謝家三代打出好手藝

報導 : 歐妙香

★完結篇:夕陽行業(打鐵業)

(峇株巴轄27日訊)昔日白鐵業,為應變求存,轉型成如今的“白鋼業”,傳統打鐵手藝在時代衝擊下屹立不倒,繼續為一代代敲出鏗鏘聲響。

位于峇株巴轄巴剎街的“金發白鋼工程”,原本叫“金發號”,是一家已有52年歷史的白鐵店,因近期以白鋼製造為主,才改作“金發白鋼工程”。

它是峇株巴轄如今少數以手工打造白鋼與白鐵製品的老店,傳至現在經營者謝三才(60歲),已是第二代。

謝家三代都以打鐵為業,祖父是從中國南來芙蓉落腳的鑄鐵師傅,父親謝堯開自小在祖父身邊學習,因對白鐵技藝產生興趣,便到處向白鐵師傅偷師,后成為芙蓉有名的白鐵匠。

兼做銅與鋁製品

1963年父親帶著謝三才一家搬到峇株巴轄,創立了“金發號”。

當時,白鐵製品非常流行,父親成日埋首製作鐵桶、鐵箱、咖啡店煮水的大鐵爐等,謝三才自幼看著父親敲敲打打,耳濡目染下學會這門技術,80年代父親過世,他繼承衣缽,接手這間店。

隨著塑料製成品普遍,白鐵製品愈來愈乏人問津,反而是白鋼因不鏽性質,80年代以來廣受歡迎,謝三才遂應趨勢轉型,改以製白鋼為主,為顧客手工打造白鋼模型與配件,也兼做銅與鋁製品。

他說,白鐵與白鋼材質雖不同,但製作手藝相同,因此轉型之路並不困難。

為蘇丹打造煮水爐!

為蘇丹打造銅製煮水爐!

謝三才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手工製作較靈活,能隨心做出任何形狀物品,因此顧客可要求“量身訂做”。

“現在最常做的是汽車鋼邊及神廟用的白鋼器具,顧客也會要求我打造一些絕版器具。”

他透露說,近期接到較特別的訂單,是去年柔佛州蘇丹依布拉欣蒞臨峇株巴轄時,官員要求他打造獻給殿下的銅製煮水爐,他為此打造了約1星期。

一敲一錘全靠經驗

手工製作考功夫,一敲一錘全靠經驗,1小時完成製作,令顧客刮目相看。

一片片鐵板、白鋼板和銅板,必須經過剪、敲、焊接、磨、擦光等過程,才能變成一個個樸實實用的家庭用具。

謝三才說,“敲打”是其中最考功夫的部分。

“剪切鐵片能用機器,但將鐵片敲打成型是手工活,敲打時力度須拿捏得準,否則直接影響成品美觀,很考師傅經驗。”

謝三才說,小件物品製作只需幾小時就能完成,大件物品則須費時兩三個月,由于店裡只有他一人工作,因此製作較慢,雖顧客需求高,但平時生意接得不多。

“曾有外地顧客遠道而來,要我幫忙製作食物器皿,為了不讓他再跑一趟,我向他保證1小時內完成該器皿,顧客起初以為我只是開玩笑,看過製作過程后歎為觀止。”

獨門手藝苦無接班人

打鐵行業輝煌不再,獨門手藝苦無接班人,未來恐無法再續聲響。

謝三才說,他如今已屆退休之齡,卻因不捨關掉店面,選擇繼續經營,畢竟這是父親傳下來的心血,也是他幾十年來的事業。

他育有4女1男,如今5個孩子都已大學畢業,有穩定工作,不會接手這門生意。他感歎,這間老店在無人接手情況下,最終或逃不過關閉命運。

“這門手藝並不容易學,我曾收過很多學徒,但現今年輕人都沒耐心學習這些功夫活,孩子們平時很少到店里,對打鐵這行業沒興趣,這門手藝維持生計雖不難,但要堅持下去,還是需要熱忱。”

巧手製作交通零件

巧手也能把白鋼敲打成交通零件,為轎車和摩哆改裝!

謝三才將興趣與工作結合,幾十年來熱情不減,願向困難挑戰。

謝三才說,從前“金發號”隔壁是一間船隻引擎店,有時隔壁店家會要求他幫忙打造一些零件,當時謝三才對車子很有興趣,于是突發奇想,想到車子外觀也能如船零件般,加工改造。

后來,謝三才買進古董汽車,將車邊部分改為鋼邊,由于製工精細,顧客紛紛上門請他改裝車子外觀。

謝三才其中一樣收藏品,就是一輛以白鋼製成的摩哆,他在8年前買進摩哆后,閒暇時便著手改裝,打造兩三年才完成。

“做這輛鋼製摩哆,主要是為我這幾十年來的工作生涯留個紀念,退休后若有人問起,至少還有一樣成品能讓他們見識與欣賞。”

謝三才希望未來能接到一些特別或具高難度的訂單,向自我挑戰。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