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樂可媲美西洋樂 年輕古箏老師扭轉看法

報導:李枝聰

(文冬29日訊)提到華樂,人們想到的或許是不符合潮流的老人玩意,不過,在文冬這山城小鎮有一位年輕人為了心中那團火,以教育形式改變眾人對華樂的看法。

華樂在大馬不算是熱門的才藝班,家長一般只為孩子挑選有出路保障的才藝,而西洋樂器的一紙文憑是首選。然而,華樂其實也有媲美西洋樂器考試的國際文憑。

據了解,華樂分級考試在大馬已有20余年歷史,考試規格是根據中國中央音樂學院的考試規格進行,絲毫不馬虎。當分級考試在大馬進行時,學院會委派專業的考官為應考生進行評估,與鋼琴考試略為相似。

旨在培養興趣

文冬唯一古箏老師陳露傑受訪時指出,他于2012年,報讀了馬來西亞藝術學院(MIA)的聲樂系,繼而副修華樂古箏。

畢業后,他熱衷于參加各型演奏會以吸取經驗,過后並以自己的興趣與經歷開始教導古箏。

“華樂在大馬雖有逐漸普及的現象,但家長還是傾向讓孩子學習西洋樂器。”

他說,自第一次接觸到古箏,就深深地愛上了它,古箏曲音聽起來時而溫文爾雅,時而熱情奔放,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彈奏出來的曲風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從曲子中也可明白彈奏者的心情。

陳露傑透露,本地家長讓孩子學華樂旨在培養興趣,而非“目標”。

“家長或許知道華樂也有考試,但大多認為華樂考試制度是由教學老師出題考試,並不清楚整套考試的規格與形式。”

他指出,華樂分級考試共有10級,每一種樂器都有自己的課本,古箏也不例外。

華樂考試得到中國、香港、臺灣和新加坡大學承認,但不受本地大學認證。同是一紙文憑,但受承認的範圍僅限于民間華樂學院及華樂演奏團。

陳露傑說,他即將出國深造,以追求更高的境界。

他說,大馬大學只有音樂系,並沒細分出華樂系,想要修讀華樂系者,還得出國留學。

申辦文藝活動不簡單

“雖然政府鼓勵民間舉辦文化藝術活動,但申請程序卻不簡單。”

陳露傑說,大馬人對華樂的認知不多,懂得華樂價值的人就更少了。

“最苦的不是沒人知道你經歷了什么,而是沒人明白你微笑背后所隱藏的無奈。”

現今,他只能努力做好音樂教育,希望可以借助教育的力量,培養出更多懂音樂的知音。在追夢的道路上,即便是磕磕碰碰,陳露傑也沒有怨言。

媽媽影響愛上唱歌

陳露傑指出,母親從小喜愛經典曲目,他在耳濡目染的情況下也愛上了唱歌。從此,他踏上了追尋音樂的夢想。

中學時期,陳露傑也是校內歌詠隊員,為他踏上音樂之旅種下基礎,機緣巧合下更是對古箏所發出清脆如水的聲音情有獨鍾,因而決定在藝術學院副修古箏。

陳露傑也不忘感激他的恩師,馬來西亞青年古箏演奏家劉玉茹老師對他一路上的栽培與指導。

“每當遇到瓶頸無法突破時,她總是幫我開竅,讓我學習更全面的技巧。”

他說,剛開始家人總會擔心他的音樂路崎嶇難行,他們質疑音樂行業是否能讓人溫飽,直到他頻頻參與演出,音樂會等活動,家人才慢慢放下心來。

他坦言,家人並非接受不了他成為音樂家,而是擔心他的經濟來源。

古箏演奏曲目多

民眾對古箏演奏的曲目僅停留在《高山流水》或《漁舟唱晚》等傳統曲目上,殊不知古箏可以演奏的曲目更多,甚至是西洋樂曲。”

陳露傑說,自開始授課以來,他每年都為學生舉辦一場學生成果發表演奏會,讓他的學生可展現一年來的學習成果,同時呈獻給家長,華樂到底可以奏些什么。

他也滿意學生的進度和表現,他說,學生認真學習和興趣驅使他們前進,這讓他感到欣慰。

“每年的學生成果發表展都有邀請家長出席欣賞音樂,讓他們給孩子在華樂學習上的肯定。

他說,家長的鼓勵和觀眾的肯定,讓他興奮不已,而觀眾並未對學生犯的小錯誤而喝倒彩,而是安靜觀賞,全程未見離席,在演奏完成后,也不吝嗇地給予掌聲。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