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配合國慶日訪問一名在國慶日出生的學院講師,他期許大馬各族人民能融為一體,沒有種族隔閡,更不要因為種族、膚色、宗教信仰及傳統習俗的不同,而選擇保持距離。
身為講師的他,了解到要促進種族團結,最好就是從學府開始做起,因此,他在學院教書時,都會從中灌輸學生對各族尊重及愛國精神,并瞭解民族間的相處之道。
他在訪談中說,每當學院有新生報到,各族學生上課時皆會“對號入座”,即選擇與自己同族群的學生坐在一起,無論是華裔、印裔或巫裔學生,都會有這種通病。
這名講師為讓學生破除種族隔閡,體現真正的一個馬來西亞上課氣氛,竭盡所能糾正了學生的通病。這些學生日后上課時,也不再像以前“對號入座”,反而已適應融入各族學生的群體中。
講師在促進各族學生團結方面,樹立了好榜樣!而我們的一些部長呢?老是為了撈取政治籌碼,鞏固政治勢力,不惜發表挑起種族情緒言論及作出分裂各族關係的建議或舉動。
鄉村及區域發展部長依斯邁沙比里就是這樣的人,他早前發表“華裔都是奸商,馬來人應抵制華人商品”言論后遭受各界炮轟,但沒在上次言論中吸取教訓。
如今他再度發表設立專給馬來商民的“第二劉蝶廣場”言論,并稱自己職責所在,照顧巫裔發展是理所當然,此言論不荒謬。
倘若劉蝶廣場沒發生引起種族情緒緊張的騷亂事件,依斯邁沙比里建議設立“第二劉蝶廣場”,相信不會引起過大反應。
依斯邁沙比里在“不對的時候”作出“不該的建議”,不是他傻,而是他要趁機撈取政治利益,凸顯自己維護族群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