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行腳.生死關懷 走在墓園路上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校園行腳.生死關懷 走在墓園路上

供稿:董總《中學生》月刊



如果說,生命像一場旅行,那麼死亡就是旅行的終點,墓園則是終點的長眠之所……站在這一片恬靜青翠的墓園裡,任陽光灑落在一張張稚嫩學員的臉上,面對著這一場“生命之旅”的預習,交織在大家心中的恐懼、害怕與悲傷漸漸褪下,而塗上了滿滿的活力色彩與能量。

在人生旅程,我們無法避免“生老病死”的過程,以及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失落悲傷。為了讓中學生體驗不一樣的生命課,新紀元學院輔導中心與孝恩集團聯手合作,成功於5月30日至6月1日在新紀元學院,舉辦“2015年第9屆全國中學生同儕輔導培訓營”。

此次的總導覽由孝恩輔導協談員巫曉嫣,帶領118位學生走進墓園探索生命及瞭解生與死的意義。配合活動主題《當我們同在一起——談悲傷輔導與生命教育》,讓營員們更加瞭解自己的情緒外,同時學習同理、專注、傾聽等輔導技巧,助人助己。本活動的講師陣容包括黃凱琳、蕭毅梅和傅玉環老師。



不一樣的生命課

墓園,瀰漫著神秘色彩,營員們懷抱著一顆好奇之心,踏上這座神秘花園。當學員們走進孝恩園這座現代化墓園,發覺散播著濃濃墓園色彩,環境清幽,毫無半點淒涼感。墓地裡的墓碑,都規劃得很有條理。除了導覽了墓園裡的大伯公廟、墓地和火化場等地,導覽員也讓學員瞭解喪葬的禮儀、火化過程、撿骨等。

在華人的傳統習俗裡,有很多不可冒犯的禁忌與傳統枷鎖,尤其談“死亡”更是忌諱。第一次參加輔導營的李欣瑜,來自寬柔中學古來分校,也第一次踏進墓園、看了火化場、防腐室等,讓她對華人的殯葬文化有了新的視野。“生命是人生的起點,也是人生的旅程,我們會跨過每一個障礙;死亡,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另一個旅程的開始,這是人們無法探尋的地方。”她對從事殯葬工作者的服務精神,更加地敬重。

這次親臨孝恩館的巡訪,包括瞭解接領及安置遺體、遺體防腐與護理、殯葬禮儀用品等,過程中激起了營員們思考的火花,不停地拋出各種疑問,像“怎樣處理遺體?怎樣為遺體化妝?怎樣放血?有什麼靈異事件發生”等等問題。

來自柔佛峇株巴轄華仁中學的王家德同學,勇敢地體驗了躺在遺體護理室裡冰冷的“手術台”。一想到自己以“活人”的身份躺著,身體不自覺感到怪怪地,畢竟此處“不是活人躺的”,頓時讓他覺得生命好可貴。

理論知識與技巧教導

我們該如何跟失落與悲傷說再見呢?如何陪伴哀傷者呢?常聽到,“節哀順變”、“要放下啊!”等說詞,這是不是給予哀傷者最好的撫慰呢?傅玉環講師跟營員們分享了哀傷的基本陪伴技巧,因為哀傷者最需要陪伴。

對王家德同學來說,害怕失去親人及朋友,令他感受到生命的脆弱。然而,從課程中,他學習以同理心對待別人,而面對失落的方法,不只是安撫對方說“不要哭泣”,其實還有其他安慰人的方法。

來自吉隆坡尊孔獨中的葉紜靜同學,對於這次活動的課程,有了新收穫,並深深地體悟陪伴的重要。“我們不一定要用說的,有時一個小小的動作,好像一個擁抱、拍拍肩膀,就會讓對方感覺溫暖。” 雖然對於死亡感覺害怕,卻好奇更想瞭解這個未知的旅程。在探尋了一趟生命花園後,她認為“生命是夢想”,也因害怕死亡而要更珍惜當下,完成自己的夢想,死而無憾。

三天兩夜的課程,從“談生命教育”到“面對失落與悲傷”至“基本哀傷陪伴技巧”的課程,加上“體驗性的活動”以及“情境演練”方式,讓營員們瞭解陪伴是最好的愛與力量,並更有勇氣去接觸及面對哀傷的情緒,同時扮演“助人者”的角色,幫助同儕。戶外的生命教育活動,讓大家思索生命的意義及價值。

點亮一盞母語明燈

第二屆中學生插畫創作比賽

主辦單位:董總《中學生》月刊

合作單位:創意窩

收件日期:即日起至2015年9月15日

參賽主題:點亮一盞母語明燈。以主辦單位提供的“燈泡”作為創作主軸,進行發想、設計。燈泡插圖下載www.dongzong.my/publisher

洽詢電話:03-87362337(分機252、273)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