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依薇:情緒的經濟影響力

上週在布城舉辦的第16屆國際反貪大會,天天都在針對26億令吉政治獻金課題施壓,看在馬來西亞人的眼里,我們是該慶幸有外國人為我們出頭嗎?還是覺得家醜外揚太丟臉?又或者擔心這些家醜最終影響國家的國際形象進而影響經濟前景?

情緒是很複雜的,感受還真的五味雜陳。但是再多的顧慮,也不應該是阻止讓真相大白的借口。

一馬發展公司及26億令吉政治獻金存在太多的謎團,缺乏的卻是令人信服的解釋與證明,然后還一直告訴國民不要受情緒影響。

人本來就是有情緒的啊……政府可以用理性且可量化的國內生產總值數據來告訴國民大馬經濟有多好,但是淨選盟4.0的幾十萬人用行動確確實實地告訴執政黨,身為大馬人的我們快樂指數不但陷新低,怨氣指數更是爆燈式地創新高。

看著令吉天天貶,還要被鄰國政客拿來幸災樂禍撈選票,我們對政府的能力與誠信也一天天被擊潰。

有人說,如果可以選擇,人們通常在樂觀的情況下才會想要生兒育女,因為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是在一個良好的大環境成長。

零售業在次季大跌12%,連鎖零售店要縮小規模,有些分店因為生意慘淡而關門大吉,下半年的展望沒有更好,因為政局不定間接影響我們的消費意願和購買情緒。所以說,情緒的殺傷力會不大嗎?

如果有留意,像“是1998年金融風暴以來的最糟糕情況”的字眼最近都太頻密出現在媒體報導;即便金融風暴還沒真的來臨,但是人民的情緒早已捲入風暴中。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