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行脚.生死关怀 走在墓园路上 | 中国报 China Press

校园行脚.生死关怀 走在墓园路上

供稿:董总《中学生》月刊



如果说,生命像一场旅行,那么死亡就是旅行的终点,墓园则是终点的长眠之所……站在这一片恬静青翠的墓园里,任阳光洒落在一张张稚嫩学员的脸上,面对着这一场“生命之旅”的预习,交织在大家心中的恐惧、害怕与悲伤渐渐褪下,而涂上了满满的活力色彩与能量。

在人生旅程,我们无法避免“生老病死”的过程,以及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失落悲伤。为了让中学生体验不一样的生命课,新纪元学院辅导中心与孝恩集团联手合作,成功于5月30日至6月1日在新纪元学院,举办“2015年第9届全国中学生同侪辅导培训营”。

此次的总导览由孝恩辅导协谈员巫晓嫣,带领118位学生走进墓园探索生命及了解生与死的意义。配合活动主题《当我们同在一起——谈悲伤辅导与生命教育》,让营员们更加了解自己的情绪外,同时学习同理、专注、倾听等辅导技巧,助人助己。本活动的讲师阵容包括黄凯琳、萧毅梅和傅玉环老师。



不一样的生命课

墓园,弥漫着神秘色彩,营员们怀抱着一颗好奇之心,踏上这座神秘花园。当学员们走进孝恩园这座现代化墓园,发觉散播著浓浓墓园色彩,环境清幽,毫无半点凄凉感。墓地里的墓碑,都规划得很有条理。除了导览了墓园里的大伯公庙、墓地和火化场等地,导览员也让学员了解丧葬的礼仪、火化过程、捡骨等。

在华人的传统习俗里,有很多不可冒犯的禁忌与传统枷锁,尤其谈“死亡”更是忌讳。第一次参加辅导营的李欣瑜,来自宽柔中学古来分校,也第一次踏进墓园、看了火化场、防腐室等,让她对华人的殡葬文化有了新的视野。“生命是人生的起点,也是人生的旅程,我们会跨过每一个障碍;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另一个旅程的开始,这是人们无法探寻的地方。”她对从事殡葬工作者的服务精神,更加地敬重。

这次亲临孝恩馆的巡访,包括了解接领及安置遗体、遗体防腐与护理、殡葬礼仪用品等,过程中激起了营员们思考的火花,不停地抛出各种疑问,像“怎样处理遗体?怎样为遗体化妆?怎样放血?有什么灵异事件发生”等等问题。

来自柔佛峇株巴辖华仁中学的王家德同学,勇敢地体验了躺在遗体护理室里冰冷的“手术台”。一想到自己以“活人”的身份躺着,身体不自觉感到怪怪地,毕竟此处“不是活人躺的”,顿时让他觉得生命好可贵。

理论知识与技巧教导

我们该如何跟失落与悲伤说再见呢?如何陪伴哀伤者呢?常听到,“节哀顺变”、“要放下啊!”等说词,这是不是给予哀伤者最好的抚慰呢?傅玉环讲师跟营员们分享了哀伤的基本陪伴技巧,因为哀伤者最需要陪伴。

对王家德同学来说,害怕失去亲人及朋友,令他感受到生命的脆弱。然而,从课程中,他学习以同理心对待别人,而面对失落的方法,不只是安抚对方说“不要哭泣”,其实还有其他安慰人的方法。

来自吉隆坡尊孔独中的叶纭静同学,对于这次活动的课程,有了新收获,并深深地体悟陪伴的重要。“我们不一定要用说的,有时一个小小的动作,好像一个拥抱、拍拍肩膀,就会让对方感觉温暖。” 虽然对于死亡感觉害怕,却好奇更想了解这个未知的旅程。在探寻了一趟生命花园后,她认为“生命是梦想”,也因害怕死亡而要更珍惜当下,完成自己的梦想,死而无憾。

三天两夜的课程,从“谈生命教育”到“面对失落与悲伤”至“基本哀伤陪伴技巧”的课程,加上“体验性的活动”以及“情境演练”方式,让营员们了解陪伴是最好的爱与力量,并更有勇气去接触及面对哀伤的情绪,同时扮演“助人者”的角色,帮助同侪。户外的生命教育活动,让大家思索生命的意义及价值。

点亮一盏母语明灯

第二届中学生插画创作比赛

主办单位:董总《中学生》月刊

合作单位:创意窝

收件日期:即日起至2015年9月15日

参赛主题:点亮一盏母语明灯。以主办单位提供的“灯泡”作为创作主轴,进行发想、设计。灯泡插图下载www.dongzong.my/publisher

洽询电话:03-87362337(分机252、273)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