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焦點.黃志雄Bremen Wong “帽”出頭 揚名”飾”界

報導:黃美仙

圖:陳梓健、受訪者提供

你可能自認為“時尚聖手”,緊跟流行、坐擁一切最新最潮的時尚單品。

當與你提起“帽子”,你會是怎麼樣反應?大家的直接反應是:這樣的天氣……在大馬,帽飾的流行,的確比西方國家落…後;Bremen Wong(黃志雄),被稱為大馬唯一帽飾設計師並不為過。

他出道時間不太久,只是短短的四五年,但名聲早已在海外建立,知名度從中國打起,並翻紅到法國!

來到Bremen Wong設於雪州Kota Damansara的工作室,眼見裡頭擺放的帽飾均以白色為主,當中也有準備帶到法國參展的作品。隨同的攝影師帶著質疑口吻,問了一句:“這都是帽子嗎?”

是的,他作品的最凸出特點,就是讓帽子不僅僅是帽子,甚至根本不是帽子!幾乎出自Bremen Wong創作的帽飾,都在向上、向兩旁拓展身體佔據的空間。

他擅長將平淡無奇的材料隨手拈來,創造出驚艷的頂上風景。他了解到對許多人而言,帽子是奢侈品,並不是必需品。然而,一頂漂亮的帽子,不但有修飾外觀作用,更可令佩戴者的外形顯得高貴,富有個性魅力。

每件作品滿載感觸

他是三年多前開始醉心於帽飾設計,當時的靈感源自環保概念,以塑料、紙張、卡片、紗網、鐵片、羽毛及木材等,都給他把玩得出神入化。“我愛隨心意創作,不預先畫草圖;主要視乎我當時的感觸,有可能是喜,也可能是悲,但我會盡量保持積極心態創作。”

他喜歡在夜裡禪修過後,靜靜地進行創作。回想當初從零開始,他不曾奢望自己能在創作路上取得任何成績。從擺攤位,到中國、台灣參加貿易展,作品賣到中國和日本,一路走來,他從不抱有任何期望,只憑著一股熱誠完成每一件作品。

他是因為3年前受邀參與一場海外時尚週演出後,而名聲大噪,並吸引了各大雜誌主編的注目,紛紛邀他參與時尚彩頁的拍攝。

然而,他並未因此成為時尚圈的風向標,又或是時尚盛典的風雲人物。“我不是很高調的人,也不刻意頻頻露面。甚至有一次參與時尚演出,我‘混在’人群中,聽見有人評論我的作品,但他們卻不知道Bremen Wong是長什麼樣子。”

“帽子對你而言是什麼呢?是體現個性的物件?還是把自己隱藏起來的面具?”針對這個問題,他給了一個很謙遜的答案:都是有助於提升人們的正面氣質;或許,更直接的詮釋是,最直接和現代方法,做了一次美容手術,讓你感覺更美好!

亞洲唯一代表

● 遠赴法國參展

這個9月,他受邀前往法國巴黎參加一項引領時尚潮流的帽飾展。“我是在該次的上海活動中,認識了英國知名雜誌《The Hat》總編輯。過了好一段時期,就在今年4月,接獲通知被選中進了50強。到了7月1日,接獲通知選中最後五強,而且是唯一亞洲人選。

這項一年一度的“Who’s Next”服裝、美妝及配飾的時尚國際展,是所有新晉設計師躍進國際舞台、吸引全球時尚界目光的最佳曝光平台。他也是一個月前才接獲主辦單位通知,在多位設計人選中脫穎而出,成為今年參展的亞洲唯一一名帽飾設計師。

“我會帶4件作品過去,而且在發佈會上有15分鐘自我介紹的機會。我向來抱著平常心看待所有事,盡能力去做,不必要想太多。我很感恩有此機會,希望這次的參展能讓世界更多人知道,在馬來西亞也有很多出色的設計人才。”

巴黎行過后,9月19日他會再度飛往上海出席講座,主講帽飾的制作。11月則聯同服裝設計師Carven Ong,參加米蘭服裝秀。

雖然這段期間忙得透不過氣,但他清楚知道,自己出道太遲,沒有多少時間蹉跎。而且,在眼前是爭取國際間認可的難得機會,一定要好好把握!

放棄穩定工作

● 創作髮飾擺攤

路,是人走出來的,單靠想象,絕不可能成形!

大多數人都有一個通病,即不滿意現狀,卻無奈難以做出改變。沒有設計背景的Bremen Wong,因一心要往設計行業發展,憑著一股堅持的熱誠,以及勇於付出的膽量,終於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家鄉在沙巴的他,19歲只身到吉隆坡大馬藝術學院念電視製作,副修舞台劇。畢業出來從事相關工作不到一年,因受不了當時的經濟壓力,轉向市場業發展,一做就是14年。

期間輾轉到好幾家公司,在這次的“人生轉航”前,已是一家海外霸級市場的經理級人馬。不過,因內心潛在的“不憤”,再加上厭於周旋人事糾紛,在35歲那年放棄收入穩定的工作,“轉航”去擺攤位!

“那是我掙扎了兩年半的決定,是極艱難的抉擇。身邊沒有人支持,就連媽媽也極力相勸。創業路上雖然走得比別人辛苦,但無阻他往自己興趣發展的決心。

他親手制作一些小髮飾、帽子和DlYT恤在市集擺攤。這段時期,是反對聲最大的媽媽陪他一起度過。“雖然她口說反對,卻親自陪伴我走過擺攤位的日子。同時,我也在一所國際學校教導手作課程,就是要自己完全抽離原點,全心全意往創作領域發展。”

富有大馬特色

● 吸引中台日買家

說過是創作小品,所以每種物品都是手作藝術,期間他發現,自己製作的髮飾和髮箍反應都很不錯,給了他極大激勵往設計路前進。

一年、兩年過去,他逐漸尋獲定位,從原有小小的髮飾設計,演變成專業帽飾。而且,經過他這兩年來不斷研究要如何凸出自我,做出有特色的帽飾,終於讓他尋獲了壓克力,並以它為主力材料。

“我是從建築模型中得到靈感,也花了一點時間研究此材質的特色,以及可有伸延發展之處。它的優勢是質感輕和耐用,即使斷了也可以修補,並且可隨心意做出各種文路和造型。”

他以壓克力材料,經過手工雕刻和刺繡,引領風潮之餘,又帶有大馬特色,吸引了來自中國、台灣及日本買家收藏。

他了解到帽飾在大馬的發展空間有限,於是積極透過網上便利,引薦到國外。中國,便是他首個看中之處。

“我很厚臉皮的找到中國一家知名帽飾品牌聚集地:帽飾匯,並得到老板孫建華賞識,還推薦我到東華大學講課,以及接受雜誌訪問。”

打開這道通路之後,他成為了中國常客,成為兩地帽飾活動的常客。就在一次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帽子節”中,接獲到法國參展的機會!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