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念群:怨天不如改变命运
叙利亚稚童溺毙图在面子书上刷屏了几天。我基本上是瞄到就跳过。对一个拥有一对分别三岁和一岁半孩子的妈妈而言,那张图太揪心,连看一眼都让人觉得窒息。
那张图无疑融化了大家冷酷的心,纷纷要求欧洲国家检讨自己的难民政策。可是,英国《每日电讯报》却告诉我们,图片中的小男孩和他的家人,其实并不是难民。
根据《每日电讯报》报导,“这一家四口本来已经在享有共同文化、宗教、习俗的土耳其住了3年。小孩的父亲阿都拉在伊斯坦堡也拥有一份全职工作。”
可是,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阿都拉在加拿大的姐姐汇了2500英镑给他,叫他趁著难民潮带一家人去欧洲。阿都拉的妻子畏水所以大力反对。可是在穆斯林文化中,女人的地位卑微,所以阿都拉一家还是乘坐着人蛇安排的船乘风破浪“逐梦”去了。意外发生了,船上一件救生衣都没有,是谁一手导致了这宗悲剧?
每个人都有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权利。出世在瑞士的孩子和出世在阿富汗的小孩,都拥有同样追求幸福的权利。没有更详尽的报导,我们无法得知阿都拉在伊斯坦堡的生活品质,是否能合理化他偷渡的选择,可是无可否认,他这辈子恐怕都将在忏悔中度过。
别成为难民输出国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国度,也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可是,当我们艳羡欧洲国家所拥有的幸福美满时,也要谨记,那何尝不是经过他们的先辈“一番寒彻骨”,才有今天的“梅花扑鼻香”。
马来西亚不是德国,但也不是土耳其。虽然我们成了邻国部长级领袖眼中的笑话,但我们还不至于需要偷渡逃亡。
然而,如果我们不再加倍努力,谁也不能担保我们有朝一日不会变成难民输出国。就好比国家领袖的儿女注定可以少奋斗100年,吉隆坡吉隆坡开埠功臣叶亚来的后嗣,却有段时间只持红登记。老天可能真的不公平,但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积极成为你想看见的那股改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