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依薇:当霾害变成常态
令吉贬值适逢烟霾来袭,这次旅游部长还会不会说马币跌有助刺激旅游业?
若硬要往好的方面想,有!一年一度的烟霾刺激口罩及空气净化器的销量,以及诊所生意大旺!
面对最近这几天的烟雾茫茫,小市民可以做什么?除了发挥下“阿Q精神”说“像上了云顶”、“哗!不必买飞机票都有伦敦Feel”等自娱一下以外,就请多保重、多喝水、少到户外活动。
马来西亚没有春夏秋冬四季,但每年的8、9月,我们都好像习惯了有一段时期是烟霾必访的“霾季”。
过去10多年,要不就是还在农历7月,或者开始踏入农历8月的中秋节,烟霾都一定来。外国旅游公司在介绍大马时大概会说“马来西亚常年如夏,适宜旅游,除了8、9月是‘霾季’”。
获得上天的厚爱,马来西亚没什么天灾,但人祸一点都不少。霾害的根源也绝不是天灾,而是人为因素造成。
烟霾源头来自印尼,忍了很多年的新加坡,去年在国会通过跨境烟霾污染法令,导致空气污染的肇事业者或个人,无论是否来自新加坡都可能面对最高200万新元(约612万令吉)罚款。
今年1月,印尼提呈《东协跨境烟霾污染协定》给东协秘书长,针对邻近国家为克服因地下火与林火造成的跨境烟霾问题,算是有了一个开始,但是8个月过去了,进度如何?没有交待。
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每年“解决”烟霾的唯一方案就是,等风向转!
风来了,烟霾散去了,但不代表导致烟霾的问题根源解决了。风只把烟霾暂时吹走,没有把问题带走,再不积极去采取行动,明年 “霾季” 肯定又准时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