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見聞.人類土地增一寸 動物土地減一分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心見聞.人類土地增一寸 動物土地減一分

報導:方俊心
攝影:李玉珍



某程度而言,人類一直在搶奪動物的東西,搶食物、住所,還有活動空間。

砂拉越的Semenggoh和Bako Buntal Bay是人類魔爪沒有辦法伸入之處,至少在這些地方,人猿跟水鳥可以安心生活。

砂拉越是全國最大州屬,覆蓋了婆羅洲1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相等于半島減去了玻璃市跟馬六甲的範圍。行駛在首府古晉,發現他們連交通圈也特別大,中央差不多可以踢足球,遠遠看另一端的車子小得像玩具車。



地大物博不可不說是砂拉越最佳寫照,光是來自雨林的稅收,每年就可高達6至8億。【注1】雨林、河川、大海、高山,在在孕育了她的生物多樣性,25個生物學上的熱點,使生態研究、愛好者絡繹不絕。

古晉Semenggoh與Bako Buntal Bay(峇哥灣,buntal在馬來語指河豚)分別是人猿(orang utan)及水鳥(water bird)的避風港。不管在哪裡,他們正漸漸失去棲息地——人類的土地每增加一寸,屬于動物的土地又少了一分。

【注1】:砂拉越森林局官員Suliman陳述。

別看人猿可愛, 攻擊力強!

像雨天被悶在冷氣壞掉的巴士裡,不下雨的下午,濕溽掌管了Semenggoh自然保護區(Semenggoh Nature Reserve,下簡稱Semenggoh)。從停車場沿斜坡路往下走,抬頭看看,幸運的話,應能看見人猿的窩高高在樹上攤著,像個超大型鳥巢。

Semenggoh距離古晉機場12公里,市中心20公里,在還來不及打盹的時間內,你就能上演穿越記,從都市穿越到這座砂拉越最古老的森林保留區。遠在1920年這塊地已被圈定,對砂拉越來說很小,653公頃,現今被小村莊和各種發展項目包圍著。

Semenggoh裡有植物研究中心、野生動物中心、生物多樣性中心和種子銀行四個重要單位,然而它最廣為人知的還是生活在裡面的人猿,有人稱他們為紅毛猩猩。年紀越大越毛茸茸,像披了一件織滿流蘇的長大衣,威風凜凜。別看他們可愛,他們可以咬下黃梨皮,砸破椰子殼,攻擊旅客使他們緊急入院。

分級教育
讓小人猿學獨立

于1975年,Semenggoh開始收養人猿,有受傷的,也有執法人員取締非法飼養時帶回來的。復育中心正式成立,目標是保育。

首先,工作人員先登記小人猿的特徵資料。經體檢,隔離90至100天后,小人猿將被放養在“托兒所”裡一段時間,過后再進“小學”。這是相當有趣的階段,工作人員必須教導他們攀爬技巧、撿拾地上的食物、做窩等,同時依然餵食。過了一段日子,當小學生人猿已經掌握這些技巧,就進一步入“中學”,深入雨林裡學習求生技巧、睡在自造的窩裡,工作人員將減少餵養次數,鼓勵他們自行尋找食物。最后,就是“畢業”,把他們放回森林裡,希望他們能獨立生活,工作人員定時追蹤。

剛開始,中心只有11隻人猿,經過這些年的努力,當年人猿的第三代也已出世,前后總共繁衍了16隻,“復育計劃可說是十分成功,”Semenggoh經理莊幼漢滿臉成就感。

人猿會分“族群”,每個族群需要500公頃的活動空間,由一個大王(雄性)支配,只要有另一隻雄人猿闖入他們的範圍,大王就會生氣地嗥叫嚇阻:這是我的地盤!中心的大王叫Richie(里奇),許多外國游客前來,只為了一睹他的風采。基于需要很大的生活範圍,加之發展破壞了棲息地,目前砂拉越野生人猿只剩2000至2500隻,屬于瀕危物種。

雄人猿大約有60年壽命,享受妻妾成群的生活;雌人猿則可活約45年。人猿媽媽每次生一胎,用六七年撫養孩子長大,等到孩子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媽媽就會把孩子趕走,再度懷孕生育,也因此人猿媽媽一輩子通常只有三個孩子。

“我們這裡不是動物園,是復育中心。當我們餵食時他們不來,證明了他們在別處有食物,或找到適合居住的地方,那就是我們最高興的事情了。”

東亞聯手 不阻斷萬鳥飛過

海塗(mudflat)、淺灘、潮間帶和紅樹林,人類以為它們沒什麼用,對水鳥來說,卻是跟生命緊緊相繫的臍帶。

Bako Buntal Bay,處砂拉越西南,面向南中國海,西看山都望山(Gunung Santubong),東臨峇哥國家公園(Bako National Park),廣約2800公頃,每年十月至三月接待北方而來的貴客——成千上萬的水鳥。

誰知道,也許當年他們的先祖曾做過調查和實驗,接著代代口耳相授,這裡是避過寒冷冬天的歇腳站,有大片棲息地,還有好吃的魚兒、海產生物,于是年復一年,他們飛翔超過一千公里,從遙遠的阿拉斯加啟程,經俄羅斯、日本、中國……,飛抵馬來西亞,有些會在此度過漫長的冬天,有些稍作休息,繼而往南飛去。

天空,有專屬于它們的飛道

“他們剛到的時候,你可以看得出來,也許是飛行太久了吧,毛髮亂糟糟的,樣子很疲倦。那些已經停留一陣子的,毛髮都整理好了,動作也比較有生氣,”砂拉越林業公司保護區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組副經理Oswald(歐斯瓦)風趣地邊說邊模仿鳥兒的動作。

據馬來西亞自然協會(Malaysia Nature Society)資料,世界上共有九條涉禽遷飛路線,其中飛經砂拉越Bako Buntal Bay的稱為“東亞——澳洲涉禽遷飛路線”(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簡稱EAAF),每年會給這小漁村送來二至三萬隻鳥兒,也把愛好鳥類者吸引過來,一片鬧哄哄。

鷸、鷺、白鷺、大麻鷹、千鳥……,據統計,有27種鳥類在此停泊,其中包括在世界各地皆受威脅的諾氏鷸(Nordmanns Greenshank)、半蹼鷸(Asian Dowitcher)和紅腰杓鷸(Far Eastern Curlew)。我國加入了“東亞——澳洲涉禽遷飛路線合作計劃”(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 Partnership,簡稱EAAFP),跟其他遷徙路線上的國家聯手照顧鳥兒的飛道,因為只要其中一個地方受破壞,鳥就會消失。

採訪當天正值四月末,太陽正要下山,把大地烘烤得炙熱。汗水從額角沁出,聚集在頸沿,跟頭髮黏在一起,鼻子吸進呼出都是熱空氣。四周沒有遮蔭的樹,沒有游客,更沒有鳥,一千隻鳥同時被驚動,振翅而飛的情景,只能在腦海裡想像。如果我們不好好守護,以后也將只剩下想像了。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