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虚与实‧陈慧文:学生的需求与教材
开学前中文组聚餐,我和一位同事聊起学生的需求。
我们使用的中国课本偏重语言技能,在会话部分——声母、韵母、声调、语法都练得很细致,学得好,学生的语音会很好。这课本的缺点是对话不多。我们都觉得,学生对这样的教材兴趣缺缺,学生要的是可直接学短句,在生活中运用。如果他们可以和朋友完成这样的对话,他们已经觉得很高兴了:
A:你好!
B:你好!
A:你要买什么?
B:我要买蓝色衣服。有吗?
A:有。你要几号?
B:我要中号。
A:中号?有。
B:一共多少钱?……
曾经,一位印裔校外人士来报读我们的课程,他希望可以听懂身边的人说的话,他觉得我们的课程内容比他想像的多——我们的课程不纯粹是会话课程,因为是大学,我们学的是整个系统,有语言技能,也讲语法,还要学写汉字。
我的非华裔同事会向我表达他们想学中文的意愿,对教材的内容要求是会话和短句,而且要简单。
我的旧职场是培训政府公务员的机构,旧同事发现,学生不爱学语法,讲起语法他们就皱眉头。从前我还在那儿上班时,那些成人学生的学习兴致都很高,我们的教材是自编的,只有拼音,只学会话,都是短句,可现学现用。
校内华文学会的华文班,使用的是自编教材,上学期有学会执委认为,教材是导致非华裔报名者人数下跌的原因之一,决定修改教材。原来的教材思路较倾向母语学习者,较少学会话与短句,新的教材将注重会话。
因此,我和同事在讨论教材和学生需求不太对应的问题。这也牵涉到体制,我们现在有四级的中文课程,如果只教简单的会话、短句,可否撑到第四级?而且,要怎么分级?我们目前的教学系统,至少学了可以去考汉语水平考试,用功的学生,可考到第三级,这是课程纲要里有注明的。如果只教简单的会话,是无法应付汉语水平考试的。(当然,也有很多人是没想过要参加汉语水平考试,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我们使用的教材,比较适合国外中文系,学生从零开始学中文,学了以后要读中文文献做学问。事实上,适合一星期四个课时的教材不多,除非是我们自编教材。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更换更为合适的课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