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柔佛头条】零秘密.消失中的自然宝藏 (上篇)实里达人规划生态旅游 走入海上家园
报导:苏莲珍
摄影:张来星
(新山21日讯)在城市发展洪流下,离不开大海的“海人”,依旧选择乘船破浪为生活奋斗,有别的是,这一次不再拉网捕鱼,而是带领游客走进他们的家园,寻找消失中的自然宝藏。
位于柏伶海番村的甘榜双溪德蒙(Kg Sungai Temon),可说是最靠近城市的一块“绿宝石”。
这里住着一群称作“实里达人”(Orang Seletar)的海岸原住民,他们凭著过人的水性,依附着周围的自然环境生存,拥有了独特的传统渔业文化,一直以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可是,自柔佛海峡展开大规模填海工程,去年起,甘榜双溪德梦的“海人”因水域受污染,渔获和养殖量锐减,生计受到严重打击。
培训导游
在这时候,他们获得一群海岸原住民文化保育工作者援助,开拓另一个以海为生的事业──生态旅游!
毕业自台湾成功大学生物系,近年来投身生态教育工作的蓝瑞祥(32岁),目前便积极援助原住民拓展生态导游培训课程。
他对《中国报》说,这项培训课程早在一年前进行,至今有十八至十九名的海岸原住民接受了培训。
“我们教导他们如何规划生态旅游路线,并协助把他们将平常的渔业活动,拟成一系列配套。”
他希望,在海岸原住民面对迁村、渔业活动停滞的窘境,可以通过生态旅游,帮助他们为以后的生活转型。
他说,城市发展已造成甘榜双溪德蒙的土地被征用,甚至涵盖整个村,现在只是等待迁村条件谈妥,所以搬迁是迟早的事。
“如果未来的日子,他们再也无法靠渔业生存,至少还有另一事业维持着生计。”
绝不商业化旅游
向商业化旅游说“不!”。
蓝瑞祥负责的海岸原住民文化保育小组,今年6月份才有组织性筹划活动。在这之前,主要由他与原住民文化历史艺术协会互动,可动用的人力和资源有限。
他说,原本,海岸原住民文化保育工作,是附属在海马保育协会计划下,后因负责人朱及光病逝,才另组成海岸原住民文化保育小组,目前活跃成员共有6名,主要是一群生态保育义工作者。
蓝瑞祥说,现阶段的海岸原住民生态旅游,较趋向于学校、非营利团体进行生态导览推广,未对外作很商业化的推介。
他希望,此生态旅游不要太商业化,而是往文化与生态保育方向前进。
4要素推广生态旅游
9大海岸原住民村,为何偏偏选中甘榜双溪德蒙?
蓝瑞祥指出,柔佛海峡至龟咯沿岸,共有9个实里达人(Orang Seletar)的海岸原住民村,当中,又以甘榜双溪德蒙较靠近城市,所以最先面临发展的破坏。
他选择在甘榜双溪德蒙推广生态旅游,另有4大要素:
1)拥有独特且多样化的渔业文化,包括饲养孔雀蛤(淡菜)。
2)捕鱼方式好几种,有海上撒网、红树林挂网,还有捕虾子、捉螃蟹,泥滩上捡拾贝壳等,原住民会随不同季节和潮水,来规划捕获形式。
3)海峡河岸红树林较多,红树林里拥有很特别生态系统,可说多姿多彩,里头有很多种类的动植物,可观赏各种鸟类、更可探索红树林的奥秘。
4)目前发展计划,使得当地原住民的捕获范围被占据和破坏,以致居民渐渐失去维持生计的条件。
在这同时,依斯干达发展特区计划下,未来将在双溪马来友(Sungai Melayu)一带发展成生态旅游区,即可籍此机会,以生态旅游模式,让村民觅得另一谋生技巧。
盼孩子留在身边
希望孩子留在身边!
28岁的嫣在海番村帮忙看管泊车场,育有3个孩子的她,概念上与城市家庭的母亲有些不同。
她并不希望孩子长大后,到城市打工,干一番大事业。
她说:“为何要出去工作,留在这里干活,回家方便。”
由此可见,海岸原住民家庭凝聚力很强,父母觉得孩子能留在身边,就是福气。
村长夫人乐蒂(50岁)住在甘榜双溪德蒙村30多年,与丈夫原自诗尼邦,后来迁居到此。随着城市发展,又将再一次迁居,始终逃不出游牧民族命运。
她希望,即使未来被逼迁至甘榜马来友一带,依旧能以海为家。
投入生态旅游工作
为求改变族群生活
33岁的杰菲里,是甘榜双溪德蒙生态旅游的负责人,也是海岸原住民文化历史艺术协会成员之一。
杰菲里是少数到城里打工的青年,目前在淡杯任职技术员,其家人更分居在甘榜双溪德蒙和巴西古当一带的原住民村,一家人希望挣更多钱,过更好的生活。
如今,他更极积投入生态旅游工作,希望改变族群生活。
他坦言,海岸原住民不喜欢受到束缚,也无法适应朝九晚五工作,所以都不习惯城市里打工的生活。
“许多同乡出城打工,不到一星期便辞工回来!”
原住民:大海是我家
“大海是我家!我哪儿都不去!”
海岸原住民适应不了到城里打工的生活,天生就爱投入大自然怀抱。
村长沙林指出,海岸原住民是随遇而安的民族,一直以来都靠捕鱼为生,生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所以,单单以甘榜双溪德蒙的原住民,至今能顺利外出打工的少于10%。
目前,甘榜双溪德蒙共有83个家庭,约400名居民,大部分信奉基督教。
沙林感叹,海岸原住民从不打扰其他族群的生活,可是如今却一再被“干扰”,以致生活资源渐被吞噬。
“除了渔获受影响,一些植物如藤和叶都越来越少,我们甚至无法再像从前那样,靠天然资源造船建屋。”
海岸原住民文物馆
让您窥探海人文化
踏入“海岸原住民文物馆”,窥探海人不为人知的历史文化,也期望借此让原住民“认祖归宗”。
2010年,海马保育协会已故创办人朱及光,协助海岸原住民筹得一笔款项,便在甘榜双溪德蒙(即柏伶海番村),筹建海岸原住民文物馆。
随着文物馆于2011年7月21日开幕,当地原住民也成立了海岸原住民文化历史艺术协会。
成员之一杰菲里希望,借此让海岸原住民寻根,了解本身的历史和文化,并拥有归宿感,认同本身族群。
“多年来,不少原住民都与他族同婚,下一代都不再认为自己有原住民血统,只觉得自己是华裔、巫裔或印裔等。”
这座迷你文物馆,几乎是原住民自己搭建而成,杰菲里坦言,虽已运作4年,仍很少人知道。
迎宾舞呈献纯朴之美
实里达人迎宾舞,以最传统服饰和乐器,呈献纯朴之美。
凯蒂(33岁)是甘榜双溪德蒙海岸原住民的舞蹈老师,在推展生态旅游之际,她负责指导当地孩子为游客带来传统迎宾舞。
第一支舞为“欢迎光临”(Selamat Datang,原住民语Koun Juuh Kian)。
第二支舞是幼藤(rotan kecil,原住民语Otan Chei Chei)。
第三支舞是贝壳(Siput,原住民语c─put)。
她说,这些传统舞蹈多数在节庆时才呈献,现在到访的游客都可感受原住民的曲乐文化。
配合歌曲原住民用乐器以竹筒为主,再以红树(pokok bakau)做成敲打棒,有节奏地敲打,有民族特色。
凯蒂说,由于早期没有铁,乐器都是从大自然取得,所以,他们也坚持呈献最原始的曲乐。
服饰材料取自大自然
大地为衣!海岸原住民传统服饰,材料取自大自然动植物。
凯蒂指出,现在一些原住民的服饰,可用塑料取代制作,但甘榜双溪德蒙实里达人,依旧使用最传统和原始的材料,编制传统衣裙。
例如孟光叶(Mengkuang)和班兰叶(Pandan)可作裙子、幼藤(rotan kecil)作腰带、孟光和葺草棕榈(nipah)则编制的冠帽。
另外,贝壳可串成首饰,还有山猪獠牙作为炼坠等。
她说,用植物编制的衣裙,只好妥善保管,可耐上3至4年。
凯蒂指出,孟光叶也可编制成草蓆和帘子,黄瑾花的茎,其外皮晒干后甚至可制成绳子。
“我们的服饰与大自然亲密相处,这也是我们的生活态度和意识,更是我们对于历史文化和族性的执著。”
开放时间:上午11时至晚上10时(星期一除外)
门票:3令吉(成人)、1令吉(12岁或以下孩童)
文化表演
时间:晚上8时至10时(只限周六)
收费:25令吉(成人)、10令吉(12岁或以下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