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柔佛頭條】零秘密.消失中的自然寶藏 (上篇)實里達人規劃生態旅遊 走入海上家園
報導:蘇蓮珍
攝影:張來星
(新山21日訊)在城市發展洪流下,離不開大海的“海人”,依舊選擇乘船破浪為生活奮鬥,有別的是,這一次不再拉網捕魚,而是帶領遊客走進他們的家園,尋找消失中的自然寶藏。
位于柏伶海番村的甘榜雙溪德蒙(Kg Sungai Temon),可說是最靠近城市的一塊“綠寶石”。
這裡住著一群稱作“實里達人”(Orang Seletar)的海岸原住民,他們憑著過人的水性,依附著週圍的自然環境生存,擁有了獨特的傳統漁業文化,一直以來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可是,自柔佛海峽展開大規模填海工程,去年起,甘榜雙溪德夢的“海人”因水域受污染,漁獲和養殖量銳減,生計受到嚴重打擊。
培訓導遊
在這時候,他們獲得一群海岸原住民文化保育工作者援助,開拓另一個以海為生的事業──生態旅遊!
畢業自台灣成功大學生物系,近年來投身生態教育工作的藍瑞祥(32歲),目前便積極援助原住民拓展生態導遊培訓課程。
他對《中國報》說,這項培訓課程早在一年前進行,至今有十八至十九名的海岸原住民接受了培訓。
“我們教導他們如何規劃生態旅遊路線,並協助把他們將平常的漁業活動,擬成一系列配套。”
他希望,在海岸原住民面對遷村、漁業活動停滯的窘境,可以通過生態旅遊,幫助他們為以后的生活轉型。
他說,城市發展已造成甘榜雙溪德蒙的土地被征用,甚至涵蓋整個村,現在只是等待遷村條件談妥,所以搬遷是遲早的事。
“如果未來的日子,他們再也無法靠漁業生存,至少還有另一事業維持著生計。”
絕不商業化旅遊
向商業化旅遊說“不!”。
藍瑞祥負責的海岸原住民文化保育小組,今年6月份才有組織性籌劃活動。在這之前,主要由他與原住民文化歷史藝術協會互動,可動用的人力和資源有限。
他說,原本,海岸原住民文化保育工作,是附屬在海馬保育協會計劃下,后因負責人朱及光病逝,才另組成海岸原住民文化保育小組,目前活躍成員共有6名,主要是一群生態保育義工作者。
藍瑞祥說,現階段的海岸原住民生態旅遊,較趨向于學校、非營利團體進行生態導覽推廣,未對外作很商業化的推介。
他希望,此生態旅遊不要太商業化,而是往文化與生態保育方向前進。
4要素推廣生態旅遊
9大海岸原住民村,為何偏偏選中甘榜雙溪德蒙?
藍瑞祥指出,柔佛海峽至龜咯沿岸,共有9個實里達人(Orang Seletar)的海岸原住民村,當中,又以甘榜雙溪德蒙較靠近城市,所以最先面臨發展的破壞。
他選擇在甘榜雙溪德蒙推廣生態旅遊,另有4大要素:
1)擁有獨特且多樣化的漁業文化,包括飼養孔雀蛤(淡菜)。
2)捕魚方式好幾種,有海上撒網、紅樹林掛網,還有捕蝦子、捉螃蟹,泥灘上撿拾貝殼等,原住民會隨不同季節和潮水,來規劃捕獲形式。
3)海峽河岸紅樹林較多,紅樹林裡擁有很特別生態系統,可說多姿多彩,裡頭有很多種類的動植物,可觀賞各種鳥類、更可探索紅樹林的奧秘。
4)目前發展計劃,使得當地原住民的捕獲範圍被占據和破壞,以致居民漸漸失去維持生計的條件。
在這同時,依斯干達發展特區計劃下,未來將在雙溪馬來友(Sungai Melayu)一帶發展成生態旅遊區,即可籍此機會,以生態旅遊模式,讓村民覓得另一謀生技巧。
盼孩子留在身邊
希望孩子留在身邊!
28歲的嫣在海番村幫忙看管泊車場,育有3個孩子的她,概念上與城市家庭的母親有些不同。
她並不希望孩子長大后,到城市打工,幹一番大事業。
她說:“為何要出去工作,留在這裡幹活,回家方便。”
由此可見,海岸原住民家庭凝聚力很強,父母覺得孩子能留在身邊,就是福氣。
村長夫人樂蒂(50歲)住在甘榜雙溪德蒙村30多年,與丈夫原自詩尼邦,后來遷居到此。隨著城市發展,又將再一次遷居,始終逃不出遊牧民族命運。
她希望,即使未來被逼遷至甘榜馬來友一帶,依舊能以海為家。
投入生態旅遊工作
為求改變族群生活
33歲的傑菲里,是甘榜雙溪德蒙生態旅遊的負責人,也是海岸原住民文化歷史藝術協會成員之一。
傑菲里是少數到城裡打工的青年,目前在淡杯任職技術員,其家人更分居在甘榜雙溪德蒙和巴西古當一帶的原住民村,一家人希望掙更多錢,過更好的生活。
如今,他更極積投入生態旅遊工作,希望改變族群生活。
他坦言,海岸原住民不喜歡受到束縛,也無法適應朝九晚五工作,所以都不習慣城市裡打工的生活。
“許多同鄉出城打工,不到一星期便辭工回來!”
原住民:大海是我家
“大海是我家!我哪兒都不去!”
海岸原住民適應不了到城裡打工的生活,天生就愛投入大自然懷抱。
村長沙林指出,海岸原住民是隨遇而安的民族,一直以來都靠捕魚為生,生活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所以,單單以甘榜雙溪德蒙的原住民,至今能順利外出打工的少于10%。
目前,甘榜雙溪德蒙共有83個家庭,約400名居民,大部分信奉基督教。
沙林感嘆,海岸原住民從不打擾其他族群的生活,可是如今卻一再被“干擾”,以致生活資源漸被吞噬。
“除了漁獲受影響,一些植物如藤和葉都越來越少,我們甚至無法再像從前那樣,靠天然資源造船建屋。”
海岸原住民文物館
讓您窺探海人文化
踏入“海岸原住民文物館”,窺探海人不為人知的歷史文化,也期望藉此讓原住民“認祖歸宗”。
2010年,海馬保育協會已故創辦人朱及光,協助海岸原住民籌得一筆款項,便在甘榜雙溪德蒙(即柏伶海番村),籌建海岸原住民文物館。
隨著文物館于2011年7月21日開幕,當地原住民也成立了海岸原住民文化歷史藝術協會。
成員之一傑菲里希望,藉此讓海岸原住民尋根,了解本身的歷史和文化,並擁有歸宿感,認同本身族群。
“多年來,不少原住民都與他族同婚,下一代都不再認為自己有原住民血統,只覺得自己是華裔、巫裔或印裔等。”
這座迷你文物館,幾乎是原住民自己搭建而成,傑菲里坦言,雖已運作4年,仍很少人知道。
迎賓舞呈獻純樸之美
實里達人迎賓舞,以最傳統服飾和樂器,呈獻純樸之美。
凱蒂(33歲)是甘榜雙溪德蒙海岸原住民的舞蹈老師,在推展生態旅遊之際,她負責指導當地孩子為遊客帶來傳統迎賓舞。
第一支舞為“歡迎光臨”(Selamat Datang,原住民語Koun Juuh Kian)。
第二支舞是幼藤(rotan kecil,原住民語Otan Chei Chei)。
第三支舞是貝殼(Siput,原住民語c─put)。
她說,這些傳統舞蹈多數在節慶時才呈獻,現在到訪的遊客都可感受原住民的曲樂文化。
配合歌曲原住民用樂器以竹筒為主,再以紅樹(pokok bakau)做成敲打棒,有節奏地敲打,有民族特色。
凱蒂說,由于早期沒有鐵,樂器都是從大自然取得,所以,他們也堅持呈獻最原始的曲樂。
服飾材料取自大自然
大地為衣!海岸原住民傳統服飾,材料取自大自然動植物。
凱蒂指出,現在一些原住民的服飾,可用塑料取代製作,但甘榜雙溪德蒙實里達人,依舊使用最傳統和原始的材料,編製傳統衣裙。
例如孟光葉(Mengkuang)和班蘭葉(Pandan)可作裙子、幼藤(rotan kecil)作腰帶、孟光和葺草棕櫚(nipah)則編製的冠帽。
另外,貝殼可串成首飾,還有山豬獠牙作為鍊墜等。
她說,用植物編製的衣裙,只好妥善保管,可耐上3至4年。
凱蒂指出,孟光葉也可編製成草蓆和簾子,黃瑾花的莖,其外皮曬乾后甚至可製成繩子。
“我們的服飾與大自然親密相處,這也是我們的生活態度和意識,更是我們對于歷史文化和族性的執著。”
開放時間:上午11時至晚上10時(星期一除外)
門票:3令吉(成人)、1令吉(12歲或以下孩童)
文化表演
時間:晚上8時至10時(只限週六)
收費:25令吉(成人)、10令吉(12歲或以下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