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現場‧教育費要多少?(上篇) 但願兒女成龍鳳

報導:方俊心

除了房價、油價、生活費,父母還有一樣無法躲避的開銷:教育費。我們常說現在的教育費用很高,那麼這“很高”到底意味著多少呢?

馬來西亞人原本不用繳付太多教育費,小學、中學均由國家津貼,大學也獲政府補助,父母要負擔的頂多是購書、交通、零用錢和一些額外開銷。

可惜現實不如預期,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許多華人家長不惜付出更多血汗錢,荷包瘦了又瘦,若是單薪家庭恐怕更難以招架。

副刊《學習現場》訪問了三位母親,她們的孩子分別就讀于華小、私立小學和國際學校(小學部),透過她們的分享,希望能提供大家一些有用的訊息。

三位受訪者皆在城市居住,他們的家庭月入均超過5000令吉。

除了交通費和零用錢,補習班費用是她們都要負擔的,其中最高的高達1100令吉,最少150令吉。再來,他們的孩子至少曾經或正在學習一項才藝,每個月最便宜也要100令吉。

她們還有一項共同點,都購買了教育保單,由此可見,大專教育的費用是大家最在意的部分無虞。

為孩子教育而儲蓄

余女士,雙薪家庭

孩子數量:2

學校類型:華小

家庭月入:1萬至1萬5000令吉

長子每月教育費用佔家庭收入比例:12.7%

■校內補習班:60令吉

■校外補習班:1100令吉(華文、國文、英文、數學、科學)

■心算班:100令吉

■零用錢:175令吉

■交通費:150令吉

總計:1585令吉

粗略估計,余女士每月花在12歲長子的教育費用,佔家庭收入的12.7%。主要花費是校外補習班,佔了總額的69.4%,第二高是零用錢11%,再來是交通費9.5%。

余女士表示,孩子在升上六年級之前,還有上鋼琴、游泳班,上了六年級后為了專心學業,才藝班都暫停了,也省下了一筆花費,大約三百多令吉。

她認為,華小上課時間有限,一堂課只有45分鐘,加上老師常常一個人得照顧四五十個同學的進度,上課時間顯得不足夠,所以必須到校外補習。“這樣功課會比較明白,而且我們是把老師請到家裡,一個老師對兩個兒子,所以收費會貴一些。”

對他們家而言,每個月的教育花費是可負擔的,家裡的生活也還不錯,閒時會四處走走玩玩。

她也表示,當年孩子出生時,他們也替孩子購買教育保單,準備當孩子長大后提出來作教育用途。在孩子入學之前,他們也為了教育而儲蓄,以應付日漸增加的開支。

錢都花在孩子身上

白女士,單薪家庭

孩子數量:2

學校類型:長子就讀私立學院、幼子讀教會小學

家庭月入:5000至1萬令吉

幼子每月教育費用佔家庭收入比例:11.8%

■學雜費:400~500令吉

■補習班:150令吉

■畫畫班:133令吉

■游泳班:130令吉

■購書或文具費用:10~30令吉

交通費和零用錢:由媽媽載送,帶便當上學

總計:883令吉

幼子每月的教育費用佔了白女士家庭收入的11.8%左右,其中最高為學雜費,平均每個月要450令吉,佔了總花費的51%,再來是補習班,17%,最后是畫畫班,15.1%。

幼子有學習障礙,原在微型華小就讀,后來因學校搬遷到人口較密集的地點,班級人數從原本的11人暴增到四十幾人,老師難以兼顧他的學習進度,因此轉校到教會小學。

白女士跟先生之所以會為孩子選這所學校,除了因為幼子喜歡,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理由:擔心他的學習熱誠遭受打擊。她表示,華小裡有些老師習慣對學生冷嘲熱諷,“我不知道,可能他們習慣用這樣的方法激勵學生學習,”但是幼子很有學習熱誠,而且他的學習已經夠困難了,他們不希望他再受到打擊。另外,華小雖然不用交學費,但很多家長還是送孩子去安親班、補習班,這些每個月至少也要花費五六百令吉。

教會小學裡採用英文教學,由于家裡講華語,幼子也唸了好幾年華小,英文程度要重新追上,尤其掌握發音對他來說有一定難度,因此得上英文補習班。

白女士也表示,在他5歲到10歲期間,時常得做感統治療,每次四45到50令吉,每週會去兩三次。后來情況改善了,加上還有很多需要治療的人大排長龍,他們就把機會讓給其他人。

“我們的生活還是OK的,是沒什麼存到錢,賺多少花多少,有時去外面走走、看個電影、旅行這樣,錢都花在孩子身上了。”同樣的,他們也替孩子購買教育保單,在孩子出世不久就買了,一直供到他們長大為止,再提取出來作教育費用。

上補習班花了不少錢

尹女士,單薪家庭

孩子數量:2

學校類型:國際學校

家庭月入:1萬5000令吉以上

幼女每月教育費用佔家庭收入比例: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