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见闻‧他们要的不是同情 是同理心!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心见闻‧他们要的不是同情 是同理心!

报导:徐可丽
摄影:黄日凌



八打灵再也“爱‧关怀之家”为了唤醒民众关怀弱势群体,常年举办“残健交流营会”,招募志工到营会中照顾身障人士,从互动中,建立彼此的信任及消除隔阂。

最终,大家会发现,原来身障人士要的,不是同情心,而是我们的同理心;当他们需要扶持时,只单纯地希望,有人从旁扶他一把。

爱‧关怀之家今年的残健交流营会,以“启动爱”为主题,共获得48名身障人士、30名家长及79名志工参与。众人在41名筹委带领下,浩浩荡荡来到彭州甘孟水上乐园度假村,进行三天两夜营会。



营会中,大家称身障人士为“小天使”,他们当中有智障、脑麻、学习障碍、痉挛儿等孩童及成人,大部分以轮椅代步,部分无法用言语沟通,由志工以一对一,或二对一方式照料,家属则从旁协助。

或许有人会好奇,“小天使”连站立的力气都没有,能像一般人到水上乐园戏水吗?绝对能!过程或许艰辛,但从他们被抱上游泳圈后,脸上展露天真无邪的笑容及快乐的笑声,绝对能感染现场每一个人。

跨越障碍 心手相连

其实,小天使与普通人一样,喜欢到处游玩旅行,碍于先天缺失,令他们“寸步难行”,通过类似的营会,让志工们陪伴在侧,和他们一起跨越所面对的障碍,并确保他们得到最完善的照顾。

《中国报》记者在随团采访过程中,感受到志工们照顾小天使的真心,每段路都走得不易,尤其需抱他们上下轮椅,或帮忙推轮椅上斜坡,个个汗流浃背,甚至有细心的志工,看见小天使不小心睡着了,从后环抱她,让她靠在自己的手臂上。

关怀之家创办人林国强说,带着身障孩童出门,是项“大工程”,因此并非所有家长都乐意带他们出门,认为他们待在家就好。

因此,营会除了唤醒社会人士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外,也鼓励家长让孩子接触人群,并协助他们跨越内心的障碍。

“社会的封建思想应被纠正,尽管我们没有能力改变世界,但我们绝对有能力,改变身边的人。”

把爱传出去 暖化冷漠世界

“身残心不残,请用同理心对我们!”

身为创办人的林国强,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痺症,出入都得靠电动轮椅,数十年走来,因手脚障碍,所经历过的辛酸非旁人能理解,却也令他更坚定地认为,有责任去唤醒社会人士,关怀及了解身障人士的需求,并改变对身障人士的错误观念。

“身障人士都希望活得有尊严,与普通人一样受到社会的尊重及爱戴,但碍于表达方式及动作异于常人,因而被唾弃或鄙视。”

他说,部分人心中已筑起一道墙,当发现身障人士需要协助时,总会犹豫对方是否博同情或有欺骗意图,使得人人觉得社会变得冷漠;只要提供平台让社会人士接触身障人士,必能让他们从中了解真实情况,并放下过往的成见,再由人传人的方式,将爱散播出去。

为了让义工能周全地照顾小天使,营会首日先安排物理治疗师兼义工黄家盛,教导志工们正确的知识,包括如何推动轮椅,及将身障人士抱离轮椅。

让女儿学习接触外人

龙美颖(妈妈,38岁)
张娱(女儿,10岁)

女儿出世时脑部缺氧,不幸患上脑麻,所以她很难控制自己的手脚,无法正常地用言语表达。所以,我多年前决定辞去工作,全职留在家里照顾她。

外人或许会认为我照顾女儿很辛苦,但我并非只有付出,也会在她身上得到收获,她让我学习如何真心去照顾一个人,她开心,我就快乐。

无论身障与否,都是上天赐予我的孩子,我就有责任去照顾她。身障者有权利寻找快乐,而不是被人唾弃,或只是被关在家中。

这是我们第二次参加营会,让女儿学习接触陌生人,有机会与普通人一样,开心地进行群体活动;我也从中了解,有些事并不是她不能,而是做父母的太过紧张,不肯放手让她尝试。

女儿平时在家十分依赖我,若没看到我就会大声喊叫,要求我陪在她身边。自从参与营会后,她在性格上也有很大的转变,不会过于依赖。

其实,走在街上,人家都会用特别的眼光看我们。有次我遇到一名很热心的外国小孩,他看见我推著轮椅,主动为我们开门,所以从小的教育很重要,有助提高社会对关怀身障及弱势群体的觉醒。

与其愁眉不如乐观面对

陈玉勉(妈妈,47岁)
马子宜(女儿,15岁)

当初我也很难接受产下患有脑麻的女儿,每天心情都很不好,直至有一天我发现,怎么女儿跟我一样都是苦瓜脸,当下才觉悟,与其永远活在痛苦中,让大家都难受,不如乐观地面对。

女儿年纪还小时,我就常带她出门逛街,让她习惯别人投射的异样眼光。尽管我无法阻止别人看她的眼神,但我可以改变女儿面对大众的心态。

她曾经问过我,为什么每个人都看着她?这句话听在耳里,痛在我心,但我选择以善意的谎言回答她:“因为你可爱呀,所以他们都望着妳”,增加她的自信心。

这15年里,我陪着她经历很多酸甜苦辣,如今对于外人的冷言冷语,已经很难动摇我。即便辛苦,那么多年都走过来了,日后我只会选择乐观面对任何挫折。

我从不认同一些人的说法,指我前世造孽,今世由孩子来讨债;其实,在照顾女儿的日常生活上,我只是比普通妈妈多付出一点努力而已。

女儿很喜欢交朋友,这是我第五次带女儿参加营会,让她感受志工们的关爱,并与新朋友一起玩乐。

我们都希望社会人士能多关心身障人士,对照那些受挫折的年轻人,请大家看看他们,即使生活艰辛,他们依然坚持及勇敢面对。而年轻人受的伤,算得了什么?

他们的世界 其实很单纯

巫彩君(志工,31岁)
翁佩君(33岁,学习障碍)

我一直都认为,既然我们都是健康的人,四肢健全,就有义务去关怀及照顾身障人士,过程中会了解到,这不只是我在付出而已,而是“give and take”,在他们身上,绝对能感受到什么叫真诚。

我在营会中负责照顾佩君,三天两夜一起生活,彼此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及信任。当她想要依靠我时,就会很自然地牵着我的手,甚至有次吃饭时,突然拿纸巾帮我抹脸上的脏东西(原来只是一颗痣),小小的动作让我很感动。

身障人士与家人在生活中,必定经历过许多我们无法想像的辛酸,但他们的世界其实很单纯,我们一定要用同理心去看待。我会把营会学习到的正能量感染身边的人,唤醒他们关怀弱势群体。

从他的眼神 看出他的心

志工黄汶祥(33岁)、小天使张健阳及母亲郭美凌。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营会,被委任为组长,比起上次的手忙脚乱,这次是照顾他们的日常起居,反而轻松多了。我带领一群新志工,一起用心照顾身障孩童。

我负责照顾的健阳,无法言语及行动,但可以从他的眼神,看出他的心情;他半夜睡觉时会抽筋,所以需要特别照顾,替他按摩舒缓。

我在营会中体验到很多新事物,其实我们不能一直忙碌工作,偶尔得停下脚步,去关怀或照顾身边的人。或许一些人会抗拒接触身障人士,怀疑对方博同情或有欺骗成分,可是若我们没敞开心胸去了解或接触,他们就会永远被忽视。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