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哲林秋雯
今天回想起上個星期發生的一件事,突然為自己感到可恥。
我有一個很好的姐妹淘,因為她本身個人的經歷,所以對於我罹癌和亞亞是亞斯伯格特別同理,也對我們格外關懷。就是因為她願意去接納亞亞,我感應到亞亞對她的“放心”和“打開”。
上星期我們在車上跟她互傳語音短訊,亞亞接過電話自己錄音,用高分貝的聲調錄說,“不要忘了八月十八號是我的生日,快要到了,你要趕快準備禮物不然我會罵你哦!”我已經來不及阻止,語音就傳送過去了。
我生氣的讓亞亞馬上道歉,要他馬上錄一段對不起,剛才這樣說是沒禮貌的,非常抱歉。
他接過我的手機,“媽咪說我剛才那樣做是不對的,媽咪說我應該說對不起”。他的確照著我的吩咐做了,但很顯然他不以為意,也不覺得自己做錯什麼。
濫用母親權威
我當下的反應到底是反射出的是什麼訊息呢?
覺得孩子向別人討禮物很丟臉,像是我沒有教好我的孩子? 把這情緒牽扯到禮貌,強迫孩子接受他是錯的,而且以進一步濫用母親的權威壓迫他接下來的行為必須照著我的指示進行。
當我冷靜下來,放下自己的自大與尊嚴,謙卑的思考探索之下,這真關乎禮貌的問題嗎?不是。我為自己的虛偽感到可恥,同時亦為亞亞的誠實坦然感到驕傲。
險些誤導孩子
亞亞真情流露與阿姨的互動,裏面蘊藏著亞斯伯格孩子鮮少與別人擁有的信任。
他不多加掩飾的表達心中的渴望,這是一種心靈的交流。他將心裏所想,腦子裏所盼,誠實用未加修飾的言語直接道出口。這些不正是我樂見其成的事嗎?
我不是擔心他不溝通心裏所想,常常提醒他用言語表達讓別人知道,鼓勵他多與他人互動。怎麼我當下未經思考就做出一種虛偽家長的反應,抹殺孩子的真誠,誤導孩子的行為,間接介紹大人虛偽的游戲規則。
每當接近生日的時候,我“心裏”何嘗不是希望有人會記得,“心裏”默默期望會收到一份禮物,如果連老公都不記得,我還不是“心裏”不爽卻又不敢發作而借題發揮,埋怨這投訴那吵吵鬧鬧變惡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