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秘密‧生活环境污染 天然资源减少 海岸原住民难养家餬口 | 中国报 China Press

零秘密‧生活环境污染 天然资源减少 海岸原住民难养家餬口

报导:苏莲珍
摄影:张来星
(新山23日讯)生活环境被污染,海岸原住民仰赖生活的“大自然宝藏”,一天天被侵蚀挖走,如今捕获的海产,一个人生活都成问题,更甭说养家糊口。



一直以来,原住民靠着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生,但随着柔佛海峡两岸的城市化,丛林已变成一栋栋高楼大厦,野生动植物渐渐失去栖所,水里生物也因填海工程而减产。

海天变色,海岸原住民回不去过往天生天养、安逸无忧的生活,只好将传统的渔业文化与生态旅游结合,赚取额外收入。

海岸原住民生态旅游负责人杰菲里(33岁)指出,15年前,在甘榜双溪德蒙沼泽地捡拾蚌类,一天可以拾获10至20公斤,现在耗上大半天才获得两三公斤(每公斤约3颗蚌),一颗蚌可卖10令吉。



他指出,发展工程使原住民可捕获水产的范围缩小,水质也受到影响,例如奎笼养殖的淡菜(即青蠔),多达一半无法收成。

坐上小渔船出海参观淡菜养殖场时,工作人员将一大串的淡菜垃起,便可发现许多“开嘴”淡菜,杰菲里说:“这些都是死了的,养不活也不能吃。”

靠生态旅游计划

他说,1公斤淡菜批发价1至2令吉,市场上售4至5令吉,所以有不少吉隆坡和马六甲买家,特到此向原住民收购淡菜。

他指出,甘榜双溪德蒙原住民淡菜养殖,一天可出产约100公斤,这样的收入和产量,并不足以让他们赖以为生,唯有在生态旅游计划下,作为噱头之一,让游客参观,了解淡菜养殖的过程。

除了拾蚌和养蠔,原住民也捉螃蟹,同样陷入捕获量减少窘境,所以,捉螃蟹也纳入生态旅游环节。

驶近红树林看生态景观

看螃蟹吹泡泡、巨蜥爬上树、老鹰展翅飞、昆虫在洞房……

在参观海岸原住民文物馆后,小码头处停泊一艘艘小渔船,原住民便会带着一船人朝红树林方向驶去。

采访出海的那一天,共有4艘船一起出发,一艘坐上7至8人,杰菲里是其中一名船导。

小船方便驶近红树林,在杰菲里带领下,游客得靠自己的运气,当天会遇见甚么样的生态景观。

为了让旅客边游边熟悉红树林的动植物,每艘船还特备一本图片介绍的小册子,方便与眼前的动植物作对照。

由于红树林里的物种繁多,每一次出游,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惊喜。

老鹰

红树林的天空,可以看见遨翔的大鸟,杰菲里说,那是老鹰,在甘榜双溪德蒙的老鹰有三种,一是黑羽毛、一是白羽毛,另一座是褐色,也有褐白相间的老鹰。

螃蟹

靠近红树林,不难发现树干上有栖息的小螃蟹,而且不同种类,突然杰菲里指著一只正在吹泡泡的小蟹。

他说,螃蟹吹泡泡并不常见,那是螃蟹呼气出现的一种现象,眼利的杰菲里还发现树洞里有蛇,便提醒大家避免靠近。

他说,钻入红树林,最好尽量避开蛇和蜂,尤其蜂群最可怕。

药性/有毒植物

红树林里许多植物被原住民用作药,如各治咳嗽、去风、清肠用途,但当中也有具毒性。

杰菲里提醒,不要随便采摘红树林植物,例如当中海漆乔木,折断其茎会流出乳汁,该乳汁含毒性。

他说,原住民中曾有传言,指在巴西古当,有个嫁给华裔的原住民妻子,因婚后常遭虐打,便在每天泡给丈夫的咖啡里加入沙量乳液,日子久了,其肥胖的丈夫越变越瘦,医生检查后也检不出原因。

幽默的杰菲里更说:“女生千万别以为这是瘦身药,它会要你的命。”

海蛄虾

在红树林里,有种栖居的海蛄虾很难遇见,因为牠多在晚间出来活动,就连原住民想捉,也非易事。

水巨蜥

杰菲里有双锐利的眼睛锐,坐在船上,远远便看见爬在高树上的巨蜥,巨蜥与树干颜色相近得似隐身,杰菲里唯有拼命地指引游客朝树上瞧。

桩象

穿梭在红树林间,不小心发现正在交配的桩象,有趣的是大伙儿拿着在花枝上“洞房”的桩象“传阅”,似乎不影响牠们的性致,从这艘船传到另一艘船,最后将牠们放回红树林,两虫始终没有分开过。

黄槿

在红树林不难发现这美丽的花朵,它与国花大红花属同一品种,是海岸防风的优良树种。

它有有片5瓣,当花开过之后,花瓣便逐渐变为红色,并逐渐合起来,接着掉落,由于黄槿有许多用途,可作食材、药、绳索和编织,所以是原住民眼中的宝。

面粉粿似甜品

海岸原住民的面粉粿,一点都不咸,反而似甜品!

准备坐船出游前,甘榜双溪德蒙村长夫人乐蒂(50岁)特地煮了一锅面粉粿给大伙儿吃,看上去一样有浓稠的汤汁,可是一口咬下去,味道就和平常吃的很不同。

乐蒂说,他们称这食物叫“Ontil”,用面粉、红糖,还有椰浆烹煮,这是原住民经常吃的传统食物,无论早午晚餐,口感也带甜。

她透露,实里达人的早餐,多吃青豆配粥,平常以木薯沾糖来吃,可见原住民似乎偏爱甜食。

由于语言差异,santan kelapa lemak(椰浆),海番唤作Santan Kelapa New,ubi(木薯)称作nyalak。

原住民语言口音似马来语

许多人都以为,原住民的语言与巫裔相同,都是口操马来语,写的是马来文,其实,原住民也拥有自己的语言,只是口音上与马来语有些相似。

走一趟甘榜双溪德梦,和当地海岸原住民聊聊天,会发现有不少你听不懂的话,那也是挺有趣。

村长沙林和村民便亲自教授简单的“海番话”。

马来语 海番语 华语意思
pergi sana Jangun 去那里
pergi jalan jante 去走走
jalan ke sana Jambu 路到那里
awak pergi ke mana? i jek kema? 你去哪里?
Selamat pagi Ayer sudah pagi 早安
makan mam
minum inum
Melayu ungka 马来人
Cina Cinaka 华人
Indian Kelingka 印度人
阿打伯数字 海番数字
1 Sahtuk
2 Duak
3 Tigek
4 Empaat
5 Limak
6 Ennam
7 Tujuuh
8 Lapaan
9 Sembulaan
10 Sepuluuh

天生游泳健将

看海岸原住民的孩子水中接冰,不得不惊叹他们都是天生的游泳健将。

游了一圈的红树林,回到岸上时,看见一群孩子在水里嬉戏,村长沙林站在靠海的屋前,朝水中的孩童抛一块冰。

别小看这群孩子的本事,冰块随手一扔,孩子水中跳跃,还真的百发百中,每次都有人抢到冰块。

村长笑说,哪个孩子接中块冰,便给他们1令吉,当作奖励。

虽然每次只有一人接中冰块,其他孩子仍乐此不疲,围在桥边的游客都可感受那天直无邪的欢愉,随他们一起咯咯地笑。

与女儿齐亲身体验
★林方维(45岁,会计师)

过去只能在纪录片里了解红树林生态,现在带着女儿一起来,可亲身体验个中奥秘。

对于海番,我也只懂皮毛,如今走一趟原住民生态之旅,让我对有了更深了解。

海岸原住民生态旅游值得推广,尤其这些大自然资源都可能消失,若获得政府的帮忙,会更快取得成效,吸引更多人潮。

鼓励孩子前来参与
★李福淞(27岁,自由工作者)

我不是第一次参与这类型的活动,甘榜双溪德蒙地近新山市区,不不似其他比较偏远,家长可趁周末假期,鼓励孩子来一趟生态之旅。

有关单位须加强宣传,让更多知道这类的生态旅游。

我选择用手捉饭吃,是因为希望尽一分环保力量,少用塑料匙叉,保护我们的自然生态。

冀生态旅游变更好
★赖颂颖(34岁,从事出版业)

一个月前带孩子来过,孩子觉得蛮有趣,便再来第二次,也希望鼓励海岸原住民生态旅游做得更好。

活动中大部分时间乘船游红树,不会觉得累,我也会推荐给身边的朋友。

食物安排虽为原住民传统传物,建议可安排一些不辣的,毕竟许多家长带孩子来参与,有的小孩吃不得辣。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