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秘密‧生活環境污染 天然資源減少 海岸原住民難養家餬口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零秘密‧生活環境污染 天然資源減少 海岸原住民難養家餬口

報導:蘇蓮珍
攝影:張來星
(新山23日訊)生活環境被污染,海岸原住民仰賴生活的“大自然寶藏”,一天天被侵蝕挖走,如今捕獲的海產,一個人生活都成問題,更甭說養家糊口。



一直以來,原住民靠著豐富的天然資源為生,但隨著柔佛海峽兩岸的城市化,叢林已變成一棟棟高樓大廈,野生動植物漸漸失去棲所,水裡生物也因填海工程而減產。

海天變色,海岸原住民回不去過往天生天養、安逸無憂的生活,只好將傳統的漁業文化與生態旅遊結合,賺取額外收入。

海岸原住民生態旅遊負責人傑菲里(33歲)指出,15年前,在甘榜雙溪德蒙沼澤地撿拾蚌類,一天可以拾獲10至20公斤,現在耗上大半天才獲得兩三公斤(每公斤約3顆蚌),一顆蚌可賣10令吉。



他指出,發展工程使原住民可捕獲水產的範圍縮小,水質也受到影響,例如奎籠養殖的淡菜(即青蠔),多達一半無法收成。

坐上小漁船出海參觀淡菜養殖場時,工作人員將一大串的淡菜垃起,便可發現許多“開嘴”淡菜,傑菲里說:“這些都是死了的,養不活也不能吃。”

靠生態旅遊計劃

他說,1公斤淡菜批發價1至2令吉,市場上售4至5令吉,所以有不少吉隆坡和馬六甲買家,特到此向原住民收購淡菜。

他指出,甘榜雙溪德蒙原住民淡菜養殖,一天可出產約100公斤,這樣的收入和產量,並不足以讓他們賴以為生,唯有在生態旅遊計劃下,作為噱頭之一,讓遊客參觀,了解淡菜養殖的過程。

除了拾蚌和養蠔,原住民也捉螃蟹,同樣陷入捕獲量減少窘境,所以,捉螃蟹也納入生態旅遊環節。

駛近紅樹林看生態景觀

看螃蟹吹泡泡、巨蜥爬上樹、老鷹展翅飛、昆蟲在洞房……

在參觀海岸原住民文物館后,小碼頭處停泊一艘艘小漁船,原住民便會帶著一船人朝紅樹林方向駛去。

採訪出海的那一天,共有4艘船一起出發,一艘坐上7至8人,傑菲里是其中一名船導。

小船方便駛近紅樹林,在傑菲里帶領下,遊客得靠自己的運氣,當天會遇見甚么樣的生態景觀。

為了讓旅客邊遊邊熟悉紅樹林的動植物,每艘船還特備一本圖片介紹的小冊子,方便與眼前的動植物作對照。

由于紅樹林裡的物種繁多,每一次出遊,都會有不同的體驗和驚喜。

老鷹

紅樹林的天空,可以看見遨翔的大鳥,傑菲里說,那是老鷹,在甘榜雙溪德蒙的老鷹有三種,一是黑羽毛、一是白羽毛,另一座是褐色,也有褐白相間的老鷹。

螃蟹

靠近紅樹林,不難發現樹幹上有棲息的小螃蟹,而且不同種類,突然傑菲里指著一隻正在吹泡泡的小蟹。

他說,螃蟹吹泡泡並不常見,那是螃蟹呼氣出現的一種現象,眼利的傑菲里還發現樹洞裡有蛇,便提醒大家避免靠近。

他說,鑽入紅樹林,最好盡量避開蛇和蜂,尤其蜂群最可怕。

藥性/有毒植物

紅樹林裡許多植物被原住民用作藥,如各治咳嗽、去風、清腸用途,但當中也有具毒性。

傑菲里提醒,不要隨便採摘紅樹林植物,例如當中海漆喬木,折斷其莖會流出乳汁,該乳汁含毒性。

他說,原住民中曾有傳言,指在巴西古當,有個嫁給華裔的原住民妻子,因婚后常遭虐打,便在每天泡給丈夫的咖啡裡加入沙量乳液,日子久了,其肥胖的丈夫越變越瘦,醫生檢查后也檢不出原因。

幽默的傑菲里更說:“女生千萬別以為這是瘦身藥,它會要你的命。”

海蛄蝦

在紅樹林裡,有種棲居的海蛄蝦很難遇見,因為牠多在晚間出來活動,就連原住民想捉,也非易事。

水巨蜥

傑菲里有雙銳利的眼睛銳,坐在船上,遠遠便看見爬在高樹上的巨蜥,巨蜥與樹幹顏色相近得似隱身,傑菲里唯有拼命地指引遊客朝樹上瞧。

樁象

穿梭在紅樹林間,不小心發現正在交配的樁象,有趣的是大夥兒拿著在花枝上“洞房”的樁象“傳閱”,似乎不影響牠們的性致,從這艘船傳到另一艘船,最后將牠們放回紅樹林,兩蟲始終沒有分開過。

黃槿

在紅樹林不難發現這美麗的花朵,它與國花大紅花屬同一品種,是海岸防風的優良樹種。

它有有片5瓣,當花開過之后,花瓣便逐漸變為紅色,並逐漸合起來,接著掉落,由于黃槿有許多用途,可作食材、藥、繩索和編織,所以是原住民眼中的寶。

麵粉粿似甜品

海岸原住民的麵粉粿,一點都不鹹,反而似甜品!

準備坐船出遊前,甘榜雙溪德蒙村長夫人樂蒂(50歲)特地煮了一鍋麵粉粿給大夥兒吃,看上去一樣有濃稠的湯汁,可是一口咬下去,味道就和平常吃的很不同。

樂蒂說,他們稱這食物叫“Ontil”,用麵粉、紅糖,還有椰漿烹煮,這是原住民經常吃的傳統食物,無論早午晚餐,口感也帶甜。

她透露,實里達人的早餐,多吃青豆配粥,平常以木薯沾糖來吃,可見原住民似乎偏愛甜食。

由于語言差異,santan kelapa lemak(椰漿),海番喚作Santan Kelapa New,ubi(木薯)稱作nyalak。

原住民語言口音似馬來語

許多人都以為,原住民的語言與巫裔相同,都是口操馬來語,寫的是馬來文,其實,原住民也擁有自己的語言,只是口音上與馬來語有些相似。

走一趟甘榜雙溪德夢,和當地海岸原住民聊聊天,會發現有不少你聽不懂的話,那也是挺有趣。

村長沙林和村民便親自教授簡單的“海番話”。

馬來語 海番語 華語意思
pergi sana Jangun 去那裡
pergi jalan jante 去走走
jalan ke sana Jambu 路到那裡
awak pergi ke mana? i jek kema? 你去哪裡?
Selamat pagi Ayer sudah pagi 早安
makan mam
minum inum
Melayu ungka 馬來人
Cina Cinaka 華人
Indian Kelingka 印度人
阿打伯數字 海番數字
1 Sahtuk
2 Duak
3 Tigek
4 Empaat
5 Limak
6 Ennam
7 Tujuuh
8 Lapaan
9 Sembulaan
10 Sepuluuh

天生游泳健將

看海岸原住民的孩子水中接冰,不得不驚嘆他們都是天生的游泳健將。

遊了一圈的紅樹林,回到岸上時,看見一群孩子在水裡嬉戲,村長沙林站在靠海的屋前,朝水中的孩童拋一塊冰。

別小看這群孩子的本事,冰塊隨手一扔,孩子水中跳躍,還真的百發百中,每次都有人搶到冰塊。

村長笑說,哪個孩子接中塊冰,便給他們1令吉,當作獎勵。

雖然每次只有一人接中冰塊,其他孩子仍樂此不疲,圍在橋邊的遊客都可感受那天直無邪的歡愉,隨他們一起咯咯地笑。

與女兒齊親身體驗
★林方維(45歲,會計師)

過去只能在紀錄片裡了解紅樹林生態,現在帶著女兒一起來,可親身體驗箇中奧秘。

對于海番,我也只懂皮毛,如今走一趟原住民生態之旅,讓我對有了更深了解。

海岸原住民生態旅遊值得推廣,尤其這些大自然資源都可能消失,若獲得政府的幫忙,會更快取得成效,吸引更多人潮。

鼓勵孩子前來參與
★李福淞(27歲,自由工作者)

我不是第一次參與這類型的活動,甘榜雙溪德蒙地近新山市區,不不似其他比較偏遠,家長可趁週末假期,鼓勵孩子來一趟生態之旅。

有關單位須加強宣傳,讓更多知道這類的生態旅遊。

我選擇用手捉飯吃,是因為希望盡一分環保力量,少用塑料匙叉,保護我們的自然生態。

冀生態旅遊變更好
★賴頌穎(34歲,從事出版業)

一個月前帶孩子來過,孩子覺得蠻有趣,便再來第二次,也希望鼓勵海岸原住民生態旅遊做得更好。

活動中大部分時間乘船遊紅樹,不會覺得累,我也會推薦給身邊的朋友。

食物安排雖為原住民傳統傳物,建議可安排一些不辣的,畢竟許多家長帶孩子來參與,有的小孩吃不得辣。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