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吉隆坡中華國民型華文中學陳瑞玉老師
報導:薛淑敏
(吉隆坡23日訊)曾在國中任教、目前在吉隆坡中華國民型華文中學執教的教師陳瑞玉認為,由于華文在國民型中學是必修課,所以學生不若國中生般,懂得捍衛和珍惜華文教育。
“我由國中轉至國民型中學任教時,發現出現文化衝突,國民型中學的華文是必修必考課,每週還有5節中文課,學生們覺得學習中文是理所當然的事。”
她解釋,國中生對華文課的態度則有所不同,由于華文課每週只有3節,因此學生珍惜華文課。
“我在國中籌辦季刊和文集,2003至2010年,每年都讓學生出版文集,凝聚華教力量,還有舉辦中秋晚會,推動中華文化和培訓團隊和領袖。”
國中生較珍惜華文
陳瑞玉日前接受《中國報》專訪時認為,國中教師的使命是不讓學生流失,國民型教師的使命則需讓學生明白,必須維護華教堡壘,知道自己的根源所在。
“我剛到中華中學執教時,學生的中文學術程度低,我必須先加強學生的學術成績,因此提倡閱讀和寫作活動。”
她感恩學校有董事部和諳華文的副校長,賦予華文教師維護中華文化的使命,因此她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馬上著手推動閱讀計劃。
“中華中學在去年和今年皆在寫作比賽獲得吉隆坡全場總冠軍,這代表我們的付出獲得成功。”
陳瑞玉藉此勸勉教師,凡事皆需花時間耕種,才會有成果。
“我在推動活動時,遇到反對聲浪,說我‘走得太快’,可是‘行孝不能等,教育不能等’,我們必須要及早行動,才能讓華教種子生根茁壯。”
勉年輕教師結交「良師益友」
陳瑞玉勸勉年輕教師結交“良師益友”,共同為教書育人的重要使命付出心血,為社會培育出優秀的下一代。
“無可否認,有些教師會抱著‘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想法,如果年輕教師結交到負面思想的教師,就會磨滅對教書的熱誠。”
她以自己初執教的經驗為例,慶幸自己遇到一個每天騎著摩哆到漁村為村民補習的小學校長,進而引導她也這么做,開啟她教書道路。
陳瑞玉說,自小在父親的熏陶下,對教師工作有著濃烈的使命感和興趣,接著在中學教師和大學教授鼓勵下,更堅固其投身教育的理念。
“感恩我身邊出現正面和積極的人,他們都是我的‘伯樂’,我也希望我的學生找到伯樂,所以放學留下來與他們聊天,了解他們的困境,教師不止教書育人,還要當學生的朋友。”
她也鼓勵教師努力進修,同時吸納他人長處,才能自我增值,為貢獻教育做好最佳準備。
多聆聽多親近
造就學生將來
春風化雨24載的陳瑞玉認為,每個學生的背后都有一個故事,只要教師願意親近和聆聽,就有可能造就孩子的將來。
“有一個學生因為馬來文差,所以在教師眼中是沒有希望的孩子,我在他讀中四那年教他中文,由于學校課業繁重,常在下課時留在班上改作業,長達半年才發現他下課時分,都沒有離開過課室。”
她憶述,自己和該學生交談后,發現他因家貧帶麵包來學校,卻因教師在課室,所以不好意思吃麵包。
“我發現他雖然馬來文差,可是也有自己的理想,因此我向他提及海青班,他在較后發奮讀書,終于成功去台灣求學。”
陳瑞玉說,這個故事也許不感人,卻是一個令教師深思的故事。
“他有他的前途,但被教師卻忽略了;如果我當時沒有去親近他,不了解他的想法和困境,他可能無法去外國求學,我甚至后悔沒有早點去接觸他,半年了才和他交談,還好一切還來得及。”
“低調做事、高調做人”
冀為後輩樹學習榜樣
秉持著“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座右銘的陳瑞玉,曾婉拒校方推薦其角逐“吳德芳傑出教師獎”,卻在老師唐威傑博士的勸導下,決定參賽。
“唐威傑當時告訴我,如果不得獎代表有人比我優秀,若得獎,則將成為很多年輕教師學習的榜樣,鼓勵他們為華教做多一點事。”
她指出,雖然參賽與其做人宗旨有所差異,卻能令后輩了解為華教付出的重要性,勿抱著“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態度做人。
陳瑞玉也曾獲得教育部頒發卓越教師獎;她指出,得獎不會令她有壓力,繼續以平常心投身華教行列,但卻將加倍努力工作,因為要做到無愧于心。
“我還有6年就要退休,學校的文化種子還沒種下,得獎只是一個光環,一閃就過,最重要是無愧于心。”
她也笑言,自己在國中任教時,學生稱呼她為“新媽”,這對她而言非常有意義,因為必須讓學生喜歡你,才能讓他們對華文教育感興趣。
組別:國中及國民型中學組
服務單位:吉隆坡中華國民型華文中學
服務年資:1989年至2015年,24年
得獎理由:她堅守崗位、教學認真、對學生循循善誘,深獲教育廳及師生好評;長期開辦華文訓練營和講座,鼓勵學生報考中文;長期推動校園的中華文化活動、寫作營、出版文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