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意與大家分享教學經驗 廖國平得獎是激勵動力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樂意與大家分享教學經驗 廖國平得獎是激勵動力

報導:鄧珮珍
專訪:居鑾中華中學廖國平老師
首屆吳德芳傑出華文教師獎
(居鑾24日訊)多次獲頒教師獎、教育獎的居鑾中華中學華文科主任廖國平,從不把獎項視為壓力,反而當作激勵和動力!



他說,得獎,表示他的工作獲得認同和受到肯定,讓他在推廣華文教育和文學創作方面更有發揮空間,不只限于鑾中,也可以幫助其他更多人。

他指出,因為得獎,讓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讓他有機會把自己的華文教學和引導學生創作的經驗,與其他老師分享。

廖國平曾受全國國中華文教師聯誼會邀請,與國中華文老師分享經驗,也有不少國中老師邀請他到學校和學生分享,只是因為時間有限,沒法應邀。



他說,發現國中有很多對華文教育有熱誠的老師,但往往不知如何下手,學生也缺乏學習熱誠,因此他樂意與老師分享教學經驗,並與學生分享鑾中生的學習經驗。

鼓勵學生多創作

廖老師負責編寫我國國中中五華文課程,也為開放大學編寫課程,創作方面,則是寫散文投稿到報章。

他認為,行動比較重要,就看自己能發揮多少,影響力有多大,老師未必要很會寫文章,但必須要會引導,學生自然就有表現。

廖國平也擔任華文學會顧問老師,他發現學生的詩歌創作能力退步,就在同事劉慶鴻配合下,今年主辦第一屆短詩創作賽,鼓勵學生創作詩歌,希望提升水平。

劉慶鴻是本地詩人,也是廖老師的學生,另有2名本地詩人劉藝婉和鄭羽倫都是他的學生,在校時都有不俗表現。

他說,其實,有不少學生對創作有興趣,但學生往往都是被動的,要老師推一把,因此老師的角色很重要。

學語文非為了考試
老師有責影響學生

廖老師平坦言,現有的教育制度注重考試和學術,確實會影響學生學習華文的熱誠,學習語文只為了考試。

他說,學生要拿A等佳績沒問題,但創作卻不行,因此若發現有創作才華的學生,都會鼓勵和引導他們多創作,做為老師,就是要影響學生,讓學生願意聽從你的話、跟隨你。

廖老師認為,現代學生的寫作水平不會太差,鑾中每年都有一些在文學創作表現不錯的學生。

“或許有時迫學生交文章,讓他們討厭,但我常與學生強調,良好的文字表達能力,對未來工作上有很大幫助。”

他也說,現代學生愛上網,常使用網絡語言,但鑾中學生寫文章時,懂得區分什么時候可用網絡語言,何時用正規語文,偶爾穿插一至兩個網絡語言,倒無傷大雅。

出版《傳火》鼓勵校園創作

廖老師在校內不定期出版刊物《傳火》,是為了推動校園的創作文化,引導學生多創作。

他說,每回要征稿時,他會規定水平較高班級的全班學生,都得交稿,而其他班級的學生,或許沒法全班都寫,但至少要有一至兩名同學代表,讓他們有參與感,最重要的是有嘗試,作品好壞是其次。

《傳火》是頗具水平的文學刊物,屬于非賣品,由廖國平負責籌集出版費,出版后平均分到各個班級。

“現代的學生不愛看書,我們就免費把書送到孩子面前,總會吸引他們去看。”

他認為,這種做法確實有成效,因為常在學生創作看到他們寫在看《傳火》,相信對學生產生了影響,這也是他堅持出版刊物的原因。

或許這是鑾中學生的創作水平高,能屢屢在各項文學創作比賽得獎的最大因素。

要寫好文章 就要多閱讀

閱讀量少,就很難寫出好文章,因此,廖國平會在課堂讓學生閱讀課本外的文章,也鼓勵學生多看書。

他說,獨中的華文課本,可能只有廿多篇課文,量很少,全國獨中生都在讀,鑾中學生憑什么比別人強,因此就必須大量閱讀。

廖教師說,他擬定的華文教學方向,是老師在課堂鼓勵學生多閱讀,以培養學生寫作。

他說,學生必須面對考試,在課業繁重之余要平衡並不容易,但是還是會盡力引導。

他指出,科技發達,手機、電腦普遍,目前的孩子家境都不錯,物質太好,誘惑太多,時間和精神都被瓜分了,不像以前的孩子只能閱讀。

“未來的計劃是加強學生的閱讀習慣,讓學生走入圖書館看書,我不鼓勵學生看電子書,因為看久了會影響學生視力,還是紙本最好。”

得獎人:廖國平教師(54歲)
組別:獨中及私立中學組
服務單位:柔佛居鑾中華中學
服務年資:1985年至2015年,服務30年
得獎理由:熱心華文教育,盡心引導學生學習華文、寫作及編輯刊物等;除本身努力創作,也鼓勵學生們創作和參加各類文學比賽,造就許多文壇生力軍。
榮譽
2008年:大將華文教學獎
2008年:華總全國傑出教師獎
2011年:沈慕羽教師獎
2012年:傳薪獎
2013年:萬能年度最敬業教師獎
2014年:台灣海外師鐸獎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