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口琴賽勇奪4冠軍 海明威奏凱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國際口琴賽勇奪4冠軍 海明威奏凱

報導 : 李枝聰
(文冬25日訊)配對2年的海明威口琴重奏團隊,在剛落下帷幕的韓國國際口琴賽中技壓群雄,同時獲得了“二重奏”、“ 三重奏”、“ 四重奏” 及“ 全場總冠軍”,讓該團隊4位年輕人喜出望外。



由溫朝麟、林佩宜、鄭梓軒和彭麗鈴組成的“海明威口琴重奏團隊”師承大馬Fresco音樂學院創辦人“口琴俠侶”孫福泉(30歲)和鍾雪兒(27歲)。

隊長溫朝麟來自文冬加叻路胡姬花園。他說大家都來自不同地區與學校,但在機緣巧合下,孫福泉老師建議他們搭配繼而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4位隊員因為個性各異,在互補互助,一靜一動、一慢一快,大家相輔相成。



他們努力不懈,合作無間讓這隊平均年齡才21歲的年輕組合脫穎而出,在剛落幕的韓國國際口琴賽中,表現優異,勇奪4項冠軍,令人刮目相看。

平均年齡21歲

“海明威口琴重奏團隊”自2013年配對至今被培養出對口琴音樂的執著而苦練。憑著不恥下問,不斷與海內外口琴前輩討教、鑽研,終于在2015年韓國國際口琴賽上一鳴驚人,技驚四座,俘獲評委芳心。

他們特別對Adler Trio這隊以色列籍前輩組合充滿尊敬之情,尤為佩服他們在音樂界多年來積極推廣口琴的熱誠。

在備戰即將來臨的台灣國際口琴藝術節前,他們更是專程出國參與由Adler Trio舉辦的座談會,希望從中得到寶貴的經驗。這些前輩總是對后輩們提拔有加,鼓勵他們堅持走下去。

口琴演奏家少之又少

談到口琴,大家對它的感覺像是玩具,似乎還稱不上一件正統的樂器,為了提升口琴的地位,這兩百年來不計其數的有心者前僕后繼,犧牲奉獻。

不論是在硬體開發或軟體的研究使得口琴漸漸得到認同與肯定,人們或許有接觸和玩過這個看似簡單的樂器,但相比鋼琴,吉他比較熱門的樂器,很少人以演奏口琴為專業,達到國際水平的口琴演奏家更是少之又少。

搖擺吹奏添視覺享受

一般人認為口琴是娛樂用途,是玩具樂器,就算搬上台面,一個麥克風支架,表演者雙手持著口琴對著麥克風表演,死氣沉沉,過于呆板。

但對于他們共同的導師,福泉和雪兒這對“口琴俠侶”而言,口琴現今進化,表演者站在舞台表演,也可以隨著音樂擺動,翩翩起舞。

隊中低音好手鄭梓軒指出,福泉和雪兒改良口琴表演,培養演奏者不再使用麥克風支架,而是一手持口琴,一手持麥克風,一邊吹奏,隨音樂搖擺,讓視覺上更完美。但肢體搖擺又不可太浮誇,否則將破壞音樂美感。

“口琴表演還是以音樂為主,其次才是視覺效果。”

可想而知,遇到比較重的口琴,手持麥克風和口琴,又配合搖擺動作,相當考功夫。

出國參賽經費盼贊助

4名對音樂抱有熱忱的年輕人,希望籌得1萬余令吉經費為遠赴台灣參加“2015台灣國際口琴藝術節” ,爭取最高殊榮。

“海明威口琴重奏團隊”內兩位主音好手林佩宜及彭麗鈴受訪時對《中國報》記者說,出國參賽經費很高;隊員仍是學生,家長只能依靠自身能力承擔兒女出國比賽的費用。

“雖然我們有信心與其他國家選手同台競技,但如今缺乏出國經費,特盼通過報章籌得足夠費用,解決經費問題。”

她們也說,由于大馬缺乏口琴文化與藝術的宣揚,此次更能趁機設立平台推廣口琴文化,讓更多國人獲悉並接受。

由于出國經費有限,每人費用平均約4000令吉,還是學生的海明威口琴團隊,盼獲得民眾贊助圓夢。

參賽不求拿獎只求推廣

4位年輕人異口同聲地表示會盡自己能力,以最好的心態呈現出最美的歌曲,以最美的歌曲在舞台上演出,誓以另一種方式讓大家認識到口琴的不同表演方式。

現在,4人在口琴界中充實及歡愉地做自己,更已經計劃多參賽,不求拿獎但求推廣。

追夢的路上跌跌撞撞,偶爾難免會累會疲憊,幸而他們還能相互勉勵和依靠。一把口琴、一份堅持、一個夢想、心有靈犀,那就是最好的陪伴。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