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祥:種族兩極化顯著 多源流教育無助團結

(吉隆坡27日訊)國立大學族群關係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拿督張國祥教授指出,在我國獨立近60年,國民團結並沒有顯著的穩固,反之是進一步擴大差距,造成這個情況的其中一個因素,就是多源流教育制度。

他說,我國年輕人出現種族兩極化現象,馬來人只是和馬來人在一起,華人與華人走在一起,而印裔也只是與印裔在一起,這種現象就出現在學校環境中,會造成這種情況,與我國教育制度有關係。

他指出,教育不只是授予孩子知識,而且也是起著團結國民的作用。

張國祥是在接受《馬來西亞前鋒報星期刊》的訪問時,這么指出。

應鼓勵各族群融合

他說,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國人可以很驕傲的告訴世界,我國教育制度最民主,有著許多選擇,但是這個制度無法帶領我國走向一個方向,尤其是在團結國民方面。

“我想每個人都知道,我國是推行多源流教育的國家,僅僅小學就有7種源流。”

他指出,而在這之前尚有幼稚園,這些都是在鼓勵著族群從小就隔離;其實,本應該是從小就鼓勵融合,當他們升上中學、升上高教甚至到了職場,這種情況都會持續存在。

他說,以往國人常說多元化是國家的強項之一,當時人們也相信確實如此,但60年后的今天,種族兩極化現象依然如此顯著。

“我想如今是時候,如果我們有著國民精神和愛國精神,就應該檢討國家現有的制度。”

單一源流教育國民意識強

張國祥指出,任何一個國家,教育制度都是單一源流,新加坡、美國和印尼也是維持單一源流教育。

他說,這些國家因為只是奉行單一源流教育,其國民精神很高,在新加坡不管是馬來人、華人或是印裔,國民精神非常崇高;但是我國年輕人,雖然名譽上是國民,但是有些無法說馬來文,有些也不明白什么是國民意識,他們不了解國家事務,只知道自己族群的事務。

詢及如今推行單一源流教育是否為時已晚時,他沒有直接回應。

他說,當初獨立時,為什么我國仍然要繼承殖民地遺留下來的產物,也許有可能當初他們遺留下這個產物是有議程或是有目的。

他指出,我國應該使用自己的方式,推行結合多元化的單一源流教育制度。

“在新加坡,華文科是必須及格;這意味著,學生都必須在大馬教育文憑考試或O水平,考獲馬來文、華文和淡米爾文及格。在新加坡,如果不及格,那就無法在政府大專升學;我們也可以加以參考。”

擔心影響政治前途

政治人物沒勇氣提

張國祥指出,很多政治人物沒有勇氣提出單一源流學校問題,因為這會影響他們的政治生涯問題;但是他不是政治人物,所以他可以直說無妨。

他說,目前社會沒有發現單一源流學校的好處,只是選擇多源流學校,因為他們都擔心會失去族群身分。

“族群身分是不會消失的,因為這不是在消除,而是會用最好的方式去保留。”

他指出,有勇氣提單一源流學校問題的政治人物是好的,如最近就有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及首相署部長拿督斯里阿都華希。

華淡小特色可融入國小

張國祥指出,華小與淡小的特色可以融入國小;宗教學校也是如此,可以拼入國小內,因此獨中與私人學校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這意味著,我們必須想出一個對各造都好的方法,將宗教教育、母語教育,都拼入國小內。”

他說,屆時國小的授課語文是馬來文,但是同時可以學華文、淡米爾文和英文。

他說,有人認為學習時間會不足,但是在任何一個國家的單源流教育,上課時間可以從早上7時30分至下午3時或4時許結束。”

他指出,7種小學源流教育中,有國小、華小、淡小、宗教學校、私人學校、獨中與自修;國小是提供國民教育,而母語學校則是提供給華裔和印裔的教育平台;私人學校則是特殊的,只有富有的學生才有能力就讀;至于獨中,不管是教學課程或者考試制度,與國民教育都沒有一點關係;至于國際學校,其課程都是歐美標準;而自修學生,是無法與外人接觸。

關閉多源流學校

有決心就做得到

張國祥指出,從法律上來說,關閉私人學校和華文獨中或者多源流學校是複雜的,但是如果有決心和果敢,是可以做到的。

“要關閉這些學校是困難的,因為已經存在許久,而且會引起人們憤怒。”

他說,但是私人學校並不必存在,這種學校只是為了賺錢,獨中也是沒有必要,為什么要存在著不使用國家教育課程綱要的學校?其考試制度也是自己的,是取自台灣;為什么我國學生要學歐美國家的課程綱要?

他指出,要維持族群特色,並不只是依靠學校,華裔或印裔有著其他可做的事情來發展自己的族群特色,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就有這種政治膽識;我國其實也有,政府不也是在人們反對的情況下,推行消費稅嗎?

“我認為,華裔和印裔領袖,都必須以國家未來為大前提著想。”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