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現場.教育費要多少?(下篇) 寧願窮自己 絕不窮孩子教育
報導:方俊心
他們都在城市居住,兩位在雪隆區,一位在汝來(Nilai)。他們都是有兩個孩子的雙薪家庭,家庭月入不少過5000令吉。在教育花費裡,他們還有一項共同點:都要替孩子付電話費,而這筆花費是以前孩子小時候所沒有的。
孩子數量:2
學校類型:長子唸私立學院,幼女唸國民型中學
★家庭月入:1萬至1萬5000令吉
★幼女每月教育費用佔家庭月入比例:7.7%
■學雜費:2~5令吉
■補習班:300令吉(華文、馬來文、英文、數學、科學)
■鋼琴班:300令吉
■跆拳道班:25令吉
■電話費:30令吉
■零用錢:300令吉
交通費:父親載送
總計:958.5令吉
補習、才藝班費用大
蕭女士的幼女每個月約需958.5令吉的教育費用,以他們家庭月入平均1万2500令吉來說,這筆費用佔了總收入的7.7%,其中補習班、鋼琴班和零用錢各300令吉,佔了教育總費用的31.3%。
蕭女士在小學任教職,他們把孩子送進國民型中學,原因之一是對政府教育體制有信心,再來他們認為該校的成績和課外活動表現都不錯,華人也較多,加上學校靠近住家,因此自然成了不二選擇。
學校規定每個學生都得參加一項學會、一項制服團體和一項運動,蕭女士原本期待這些活動可以增加孩子將來離校后的競爭力,同時訓練他們的領導能力,然而,她發現這些終究得看孩子個性。學校的課外活動是積分制,幼女抱著取巧的心態,認為只要拿到分就好了,所以並沒有太投入。
扣除了哥哥唸音樂系的教育費用后,他們的家庭狀況還算可以,每年能進行一次家庭旅行,多數在國內,只有兩次出國,一次是到泰國,一次到越南。
她表示,孩子出生后,他們就開始替孩子購買教育保單,也把過年的紅包錢存起來,慢慢積少成多。“音樂系比較難申請PTPTN(國家高等教育基金),是以前有存錢才可以應付得到。”她也說,老師的薪水已固定了,很多時候,他們家還是得依靠先生的收入維持家庭開銷。
孩子數量:2
學校類型:獨中
家庭月入:5千至1萬令吉
長女每月教育費用佔家庭月入比例:10%
■學雜費:400~500令吉
■零用錢:200令吉(含電話費)
■交通費:100令吉
總計:750令吉
從不吝嗇給孩子買書
長女的教育費用佔了楊女士家庭月入的10%左右,其中最高的是學雜費,佔了教育總費用60%,再來是零用錢26.7%。
長女跟別人最不同的地方,是沒有任何補習,楊女士表示,這要歸功于他們夫妻在孩子小時候,常帶他們去圖書館借書、看書,“提供他們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他們就會有學習能力,不用擔心他們的學業。”
另外,長女也沒有上任何才藝班。其實她以前上過,鋼琴班每個月200令吉,考試費六七百令吉,但現在已考了第八級,就沒有再學了。她也曾學芭蕾舞,每月250令吉,現在也沒再學。“因為她很少補習,省下來的錢就可以給她學這些,其實很划算。”
她認為,如果要送孩子到國中,孩子能夠自愛是沒問題的。只是她以前鄰居的孩子讀control school,老師時常沒去學校,自己必須到外面補習,費用也很高。另外也擔心學校的紀律問題。“獨中的老師不用擔心他們沒教書,也很注重課外活動,這些對以后工作應該很有幫助,所以辛苦一點也去讀。”
她說,女兒的同學很多家庭環境都不錯,有次女兒跟同學吃麥當勞早餐,吃了三十多令吉,同學還大叫便宜。朋友間送禮物也很大手筆,曾試過大家合送一個G-Shock手錶給朋友做生日禮物,而女兒生日時也收到兩百多令吉的相機。她跟女兒說,家裡的環境跟她的同學不同,以后可以折紙星星送朋友,或者織帽子,有心思又便宜。
對于自己的家境,楊女士說是“有點辛苦過”,扣除每月開銷,幾乎很少存到錢。家裡每天開伙,孩子帶便當上學,因為兒子反映食堂的食物也漲價,以前椰漿飯兩塊半很多飯,現在很少了,也可能是因為孩子進入發育期的關係吧。
“雖然我們家每個月的開支都很緊,沒存到什麼錢,但買書從來不手軟。”她也說,當家裡需要採購時,她多是趁大減價去搶購,自己從來不用名貴手提袋,衣服也是十多二十令吉罷了。
孩子數量:2
學校類型:長女唸本地私立學校(中學部),幼兒未入學
★家庭月入:1萬5000令吉以上
★長女每月教育費用佔家庭月入比例:<34.4%
■學雜費:3700令吉
■補習班:1100令吉
■電話費:130令吉
■零用錢:200~250令吉
交通費:父母載送
總計:5155令吉
幣值下滑教育保單未必好
練女士的長女就讀本地私立學校,粗略估計,長女每月要花上5155令吉的教育費,其中最高是學雜費,佔了教育總費用的71.8%,再來是補習班,佔了21.3%。
長女在小學時曾入讀華小,四年級時因舉家搬遷他州,所以轉到比較靠近住家的國際學校;升上中學后,基于一些理由,父母又讓她從國際學校轉到了現在的學校。
國際學校跟私立學校的差別在于,國際學校一般只提供國際的課程綱要,比如英制IGCSE(國際中學教育普通證書),而私立學校有些採雙軌制——既提供國際課程,也提供政府課程,長女讀的就是此課程。
觀察女兒在不同校制求學的經驗,練女士總結出一些心得。她認為,國際學校實在是太senang(輕鬆)了,學生幾乎沒功課,每天都在辦活動,因為他們相信學生可從活動中學習。“可是,我認為這些對懶的人就不行”,對此正中他們下懷,能夠偷懶的地方就偷懶,“而且學生完全不知道什麼叫尊師重道,禮義廉恥”。
相比之下,她認為本地私立學校相對完善。畢業后如果有能力,可讓長女到國外唸書,如果沒能力,至少她也還有一張政府文憑,可以留在國內。
在每月3700令吉的學雜費當中,有大約100令吉是活動經費,比如學校辦嘉年華需要家長贊助,或要替孩子購買衣服等。補習則是請老師到家裡一對一,每星期三小時,主攻英文、數學和科學。至于電話費,因長女需要時常跟同學討論報告和活動,也只得花了。
對他們而言,教育費這筆負擔固然不小,但“不可以負擔都要負擔下去”,頂多是節儉一點,少買一些名牌、少換一部車。雖然他們也替孩子購買教育保單,但她認為這些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幣值一直在下滑,存到最后,幣值的購買力跟當初已遠遠不能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