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瑩:股市污染指數
空氣污染指數和股市指數有個異曲同工之妙,我們都不知道指數何時會起、幾時會落,一起會起多少、一跌會不會跌到底。
不同之處在于,空氣污染指數越低越好,股市指數卻是越高越好,前者是一燒就不受控制,后者卻是一筆錢進場就可以改變走勢。
可是,空氣污染指數是可以用視覺和嗅覺感受到真偽和高低的指數,股市就稍微抓不著邊際了,有時候升跌都只是因為成份股,所以大盤跌不代表不能賺錢。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股市又容易掌控得多,進場退場全掌控在自己手上,空氣污染指數再高再低都不由得自己控制,唯一可以控制的是穿戴哪一種口罩。
而且還有一個很值得探討的重點,就是這兩者的計算方式,在每一個國家都不同。空氣污染指數,在我國叫API,在新加坡叫PSI,中國則稱AQI,同樣的300點,能見度卻有可能差很多。
股市呢?大馬使用的是富時的系統,所以很久以前從綜合指數改名富時大馬吉隆坡綜合指數,簡稱富馬隆綜指;新加坡股市則有個很開拓的名字叫海峽時報指數,中國從英文直譯則和過去的馬股一樣稱綜合指數。
今時今日的股市污染指數,早已比空氣污染指數嚴重得多,“煙霾”得看不見前景的程度,和看不見吉隆坡塔及雙塔樓的程度差不多,而且間中牽扯的無法解決因素,也和我國對印尼林火束手無策差不多。
可是我們尚且知道霾害是一年一度,積極一點的話是可以買台空氣過濾機或是吃些清肺的食物補救,股市的一蹶不振,卻不是說趁低吸購就可以,難道要避開股市污染,就只能夠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