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羽把脈(三) 起步越早越有優勢 球員從娃娃抓起 | 中國報 China Press

為國羽把脈(三) 起步越早越有優勢 球員從娃娃抓起

報導:涂素燕
攝影:連利元



打羽球是沒有年齡限制的,不管你幾歲,只要能夠握拍跑得動就可以揮拍。

但是,一般運動員的體能,30歲后就會走下坡,一位羽球選手的職業生涯最多十多年。

職業球員需要從幾歲“抓起”?球員應該幾歲開始接受職業羽球訓練?



羽壇沒有所謂一定要趁早成名的說法,其中本地一哥李宗偉就是大器晚成的例子。

然而,當今羽壇競爭激烈,記者採訪的幾位教練都認為,如果要成為一位職業球員,最好“從娃娃抓起”,起步越早,越有優勢。

前雙打國手陳斌生,目前是一位羽球教練。

他訓練的球員中,年紀最小的只有四五歲。

“這個階段的小朋友,可能無法理解教練講的話,也很難專注練球,但是可以先培養他們的興趣和打球的感覺。”

六七歲剛剛好

黃天鴻是學校體育老師,同時也是羽球教練,他的看法跟斌生一樣,他認為小孩四五歲能夠握拍時,就可以開始接觸羽球。

他看過許多孩子,受到父母薰陶或環境影響,還沒進小學就開始打羽球。

另一羽球教練周天益表示:“大概六七歲的孩子,就可以接受正式訓練,這些訓練包括協調性、肌肉強度、基本步伐、耐力等。”

他說,如果球員本身有天分,教練又指導得好,小學三四年級的球員,時間感、空間感、距離感和速度都應該練得不錯了,並能夠掌握各種技術要領。

“這時候他們缺的只是力度、高度和成熟的思想。”

所以他認為,如果小學三、四年級才接觸羽球,就稍微遲了點。

目前是俱樂部羽球教練的葉錦福也認同,以目前羽壇的趨勢來說,如果要成為一位專職球員,最好六七歲就開始練球。

他說:“現在的球員好像吳堇溦或一些外國選手,十四五歲表現就很好,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他們未來的潛能了。”

如果一個球員到了世青賽,排名至少在4強,他就有很大機會成為未來世界冠軍。

他認為,球員到了這個階段,日后如何才能更全面發揮,就要靠教練團隊的素質。”

家長栽培從小打好基礎

要當一位職業球員,不管體能還是球技,最好是從小就能打好基礎。

羽球教練周天益表示,如果沒有家長的付出和配合,一個球星是不可能誕生的。

很多有成就的球員,都是靠父母付出時間和金錢,極力栽培出來的。

尤其是當今社會,交通繁忙、治安不靖,家長都不放心讓孩子獨自出門。

“如果父母不允許孩子練球、不載送孩子練球、支持孩子去比賽,孩子怎樣能夠做到?”

他認為,父母應該是孩子的第一個伯樂,父母是最親近孩子的人,如果父母無法適時發掘孩子的天分,可能就會埋沒了一位天才球員。

“接下來就是學校老師,尤其是小學老師,如果不是靠小學老師,可能就沒有這么多人才冒出來。”

再來就是看孩子本身的興趣、天分、教練的因素、朋友的影響、生活環境的文化等。

15歲後就能清楚方向

葉錦福認為,六七歲開始練球最理想,經過5到10年栽培,球員15歲過后,就大概可以知道他可以往哪個方向發展了。

“我們那個年代(約1990年代),要18歲后才能進國家隊。”

他本身大概八九歲接觸羽球,18歲進國家隊,打出成績成名時已經約二十五六歲,球員生涯並不長。

“現在球員15歲就可以具備世界級打法,可能18歲就成名了。”

根據我國目前國家隊體制,現代球員一般13歲可進體育學院或國家隊。

跟他那個年代比起來,雖然早了很多,可是我國還是沒有12歲以下的羽球學校,無法全力栽培那些在學聯賽表現已經很好的年幼球員。

“我們現在只是依賴13歲到18歲的訓練計劃,其實,應該也要有8歲到1 2歲的訓練計劃。”

他相信,必須從這個階段就開始為球員打好基礎,這樣才有更大的機會,找到另一位李宗偉。

精準選材事半功倍

不管什么運動都好,有一種說法,要栽培出一位出色的運動員,精準選材,等于成功的一半。

學校體育老師黃天鴻,也是教育部的體育選拔活動委員,一直都在協助教育部評估和尋找體育人才。

他說,我國羽球選材,一直是採用運動科學理論和方法,來挑選好苗子的。

選材條件大致是以球員身體形態、體能素質、心理素質和態度等做為標準。

“男生的標準高度一般是180公分,女生171公分,高的球員比較有優勢,但是太高也未必適合打羽球。”

至于體能素質,就是看球員的彈跳力、心肺功能、力量、速度、敏捷、上肢下肢爆發力及跟羽球有關的專項素質。

此外,也會根據球員在各項賽事的表現,分析球員的技術水準、打法特點、動作要點、心理素質和態度等。

讓孩子平衡發展多項運動

儘管職業球員,最好從小開始練球,不過黃天鴻老師強調,兒童開始時,最好平衡發展多項運動,不宜過早就專注于單一運動。

“一個學生在孩童階段,一般還看不出他們適合什么體育項目。”

他看過有些學生,小時候可能參加田徑項目,到了中學卻發現自己更適合騎腳車。

“所以小學階段,應該鼓勵學生多方面嘗試,不管打籃球、踢足球、田徑也好,不應該局限他們只打一種球類或參與一項體育項目。”

因為每種球類或每項體育項目,都有助訓練各種體能素質,包括速度、反應、柔軟性、平衝感、心肺功能等。

學校勿忽略體育課

他說,我國學校體育科課程綱要相當完整,學生從小學到中學,都有機會接觸和學習各種體育項目。

讓人遺憾的是,許多學校都不重視體育課,甚至利用體育課時間來補習,教其它科目。

“其實小孩最喜歡上體育課”,他呼籲學校不要忽視體育課。

青訓苗子從學校發掘

儘管我國大部分青訓苗子都是從學校發掘,不過黃天鴻老師表示,學校體育課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基本體育和保健常識。

“如果要培訓選手或運動員,還是需要靠課外話動、培訓班等。”

學生除了在學校練球,如果有參加課外活動,或其他羽球培訓班,成為職業球員的機會一般比較高。

我國羽球青訓從12歲開始。

目前國家體育學校中,只有武吉加里爾體育學校有羽球項目。

“一些州屬的體育學校也有羽球項目,還有一些縣會的教育局,也有各自的訓練計劃。”

“武吉加里爾體育學校,一年只招收12位羽球新生,男生6位,女生6位。”

他認為,進入體育學校比較能夠專注練球,訓練質量也較高。

但是體育學校一年就只有12個席位,僧多粥少。

就讀體育學校期間,球員如果沒有表現,隨時可能被學校“踢出”,另找新學員填補空缺。

後天努力更重要

打羽球天賦重要嗎?還是可以完全靠后天培訓?

前羽球國手黃綜翰認同,打羽球需要天分,但他認為,一位成功的球員,天分只佔20%-30%,70%靠后天努力和毅力。

黃天鴻說,對一位體育教練來說,只要是身手靈敏、反應快捷的小孩,都是我們希望栽培的。

以羽球來說,如果一個小孩很靈敏,對空間感和時間感掌握很好,就可以稱之為有潛能。

這些潛能除了與身俱來,也需要靠系統的訓練來加強。

他相信所謂的“十年定律”(也稱1萬小時定律),要成為一位頂尖球員,至少要十年寒窗磨劍。

但他也相信,每個人資質不一樣,有些球員可能不需要這么長時間,因人而異。

國家體育學院體育副總執行長楊位健也認同“十年定律”,我們需要時間來栽培一位優秀球員。

“天分、后天努力和機緣對球員都很重要,少一樣都不能。”

周天益教練指一個球員每星期練球5天,都要花最少五六年時間,才能看到成績。

黃天鴻教練認為,最重要不要揠苗助長,就算一個孩子是天才球員,也不要過度強逼他們,否則他們可能會因為倦怠,從此喪失動力。

球員的成長過程,每個階段都很重要,教練要好好規劃他們的訓練,包括短期和長期計劃。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