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骨1日訊)教育部長拿督斯里馬哈茲爾卡力宣佈,明年開始,學生交流團結計劃將包括各源流小學四至六年級的學生,並在中學初中一和初中二進行。
他說,此舉是為擁有一套較為完整的促進國民團結措施。
他說,自獨立后,三大民族都已認同我國擁有各源流學校的政策,但此政策往往使到一些華印裔學生,只能在上到中學時,才認識到其他民族的朋友。
“這種情況尤以華社最為嚴重,因許多華裔子弟唸華小后,就進入國民型中學就讀,直到中學畢業都鮮少和其他種族的學生交流,所以必須擴大學生交流團結計劃的範圍。”
他今早在蘆骨聚豪樓,出席由森州教育廳在學生交流團結計劃下所舉辦的“全國一馬團結營和舞蹈比賽”閉幕禮后,在記者會上如此指出。
出席嘉賓包括森州教育及衛生行動理事會主席拿督三蘇卡哈、教育總監拿督斯里凱爾、教育部課外活動及藝術組主任羅再儂和森教育局主任拿督卡宋。
需在小學灌輸
他也說,大馬人在國外時,可以認出彼此是來自馬來西亞,甚至馬來人可以認出一些大馬華人,一旦在他鄉相遇,即刻一拍即合,但這個情況卻鮮少在本土看到。
“所以我認為國民的團結意識,需在小學階段就加以灌輸。”
他說,我國獨立至今,在教育作出種種改革,促進各族人民在特定領域作出貢獻,如馬來同胞大部份進入公共服務領域,華人大部份精于經商,印裔很多成為專業人士,這是教育帶來的成果。
教部有責促進國民團結
馬哈茲爾卡力說,教育部有責任促進國民團結,因為許多人要看到大馬國民團結失敗,如果不維護的話,恐怕會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他說,這個努力可從學生交流團結計劃開始,促進國民團結的一項重要元素。
他說,大馬是一個多元種族國家,無論是來自西馬或東馬,都為國家的政經文教作出貢獻,而一個國家要成功,最大的努力必須放在國民團結。
“他說,縱然我國獨立后取得特定成就,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國民團結還是失敗的,現今的國民團結仍非常脆弱,團結宣言局限掛在嘴角。”
他說,歷史已證明,如果一個國家不積極的維護國民團結,后果就是走向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