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客室 .週末架勢堂 太平湖見證 少年十五十六時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會客室 .週末架勢堂 太平湖見證 少年十五十六時

特約:子若
攝影:張文輝、潘嘉威



今日登場
繼程法師/周金亮/潘友來
繼程法師、音樂人周金亮與《東方日報》總編輯(《中國報》前總編輯)潘友來,他們分別在佛門、音樂界和報界發光發熱,他們都是霹靂太平華聯國民型中學1973年的畢業生,也都在2015年迎來一甲子的人生歲月。

一個人慶生、慶祝友誼永固的方式有很多種,但繼程法師、周金亮與潘友來,卻用了一個特別的同台對話方式,逆著時光行走,把各自在人生路上譜寫過的風景說給大家聽。

這場即將在今年10月10日舉行的《同窗》三人講座,是由1973華聯同窗文藝基金主辦,並由雪隆太平華聯校友會、馬來西亞創價學會、紫籐文化企業集團、音樂通勝與憑舞台聯辦。

在這之前,《架勢堂》分別在太平和吉隆坡專訪了繼程法師、周金亮與潘友來三人,聽著來到耳順之年的他們,眉飛色舞地聊起在舊時光裡的恣意飛揚,盡情述說每一個躁動不安的想法。



他們的調皮搗蛋、風雲足跡,還有我手寫我心的文青日子,都有美麗的太平湖作見證。我們這就來看一則樸拙卻充實的同窗歲月故事。

嘰喳吵鬧中度過青春年華

三個人的相知相識發生在華聯國民型中學,最先結交成為朋友的是繼程法師(以下簡稱“繼”)和周金亮(簡稱“周”),他們倆分別從太平華聯一校小學和太平華聯二校小學,來到中學預備班成為同班同學;在中四那年,潘友來(簡稱“潘”)才從巴裡文打(Parit Buntar)轉到該校文科班當插班生。

那些年總是走得太匆匆,他們是否還記得彼此在舊時光裡,是個怎樣的同學呢?“當然記得咯!”在三個人當中,予人形象不羈的周表現出一副要“出賣”對方糗事的興奮樣子,講得特投入。

在他的眼裡,別人單看繼的外形,就知道他是循規蹈矩的學生,“他是好到加一的學生啊!自小學開始就是演講、作文、辯論比賽的高手,可說是名揚太平。”在繼的印象中,周也不是泛泛之輩哦,法師是這麼說的:“金亮就是個有名氣的學生,打乒乓打得好,也是漫畫高手呢!”

他們倆雖然同班卻不同群組,法師告訴我們,在學校長輩的眼裡,他們被歸納為“嘰嘰喳喳”的一群,愛講話、愛吵鬧是免不了的事;周則笑言:“當年俗名為‘周明添’的繼,跟我們一樣都是有笑會鬧也耍皮鬥嘴的‘野孩子’,一點都不會擺出‘我是高材生’的模樣。”

甫升中學的生活體驗是新鮮的,這一群對凡事都半懵半懂半朦朧的男生,在吵吵鬧鬧的氛圍中度過,這段青春的成長歲月用了多少歡樂、開心堆砌而成,你或許可以在講座上,從他們藏不住的不亦樂乎中窺知一二。

嚴師出高徒被鞭仍感光榮!

在這段求學的日子裡,繼腦海裡記得最光榮的事情,還有周口中最輝煌的紀錄是——“被代校長打屁股!”當他們先後提及這位校長的名字是陳迪隆時,才發現也是筆者在吉隆坡中華國中求學的校長,這是多巧合的事啊!

於是,我們對陳校長最愛做的一件事都心領神會。陳校長的身材壯碩高大、鼻樑上架著墨鏡,只要他辦完公務後,總愛提著長長的籐條巡班去,繼指出:“我們的教室最靠近校長室,所以,校長走進咱們班的次數最多,只要發現學生不規矩就以籐條侍候,周被鞭打了好多次,我也至少有兩次。”

當時,繼和周都是巡察團的團員,每當被叫出去接受“鞭”策時,兩人都會趕快地把領帶脫掉,免得蒙羞;此外,他還記得有一回,被鞭打的幾個同學名字裡都有“金”字,在揮動籐鞭之前,校長還會先來個英文翻譯,例如金亮是“golden shining”、永金“every time he is a piece of gold”,校長的英文特好!

儘管校長如此嚴苛,學生們在多年以後是打從心底說感激,沒有嚴師哪來的高徒?繼在受訪時說道:“我覺得挺光榮的,因為好校長才願意鞭打學生。”

一陣笑聲無辜惹來一頓打!

至於周嘛,他則提及一件集體被校長鞭打的事件,周真心覺得,繼當時被鞭打是相當冤枉。這個專訪在咖啡館裡進行,周卻旁若無人,七情上臉地把這件事說得繪聲繪影。

他憶述,那是個刮大風下大雨的上課天,在換節的時候,他們的華文老師急急忙忙跑進課室裡頭,“平日挺直腰桿走路,並把頭髮梳得服貼的老師,衝進課室時,頭髮散得像愛因斯坦那般蓬鬆。”

老師狼狽的模樣,引來全班同學的哄堂大笑,“最大聲的就是我咯!”當下的情景把老師惹火了,老師接著就按著聲音的來源,大聲喊說:你、你、你……都給我站起來,“結果啊,班上七八個同學被罰站,周明添也是其中一個耶!”

周說,就在那個時候,陳校長悄然而至,只向老師說一聲打岔一下,就把他們叫到課室外,“校長也不問我們為何被罰站,他可能覺得學生不尊重老師才會被罰,而我們也就無端被鞭打了幾下!”

這是周畢生難忘的一次體罰,也是繼最愛對外說的一件求學事跡,“我知道他抱著什麼心態,他就是要深入民心呀,這事可以凸顯出他無異於其他同學!”這是周說的,至於真實情況是否如此,大家可到講座現場,向法師問個明白(一笑)。

非泛泛之輩
三人行展才華

開心的日子總是過得特別快,預備班以後,繼和周“分道揚鑣”,不再是同班同學,“繼的學術成績很好,所以都維持前面兩班,我則一直守在第三班。”

據周金亮說,在這段期間,繼的辯論才華更為光芒四射,“他是個據理力爭、見義勇為、拔刀相助的同學,只要是有理,哪怕對方是老師,他都會在同學間發出批判的聲音。”

“我是不敢靠近他啦,因為自知做了許多很‘壞’的事情,擔心被他罵。”周補充說,繼同時也是佛學會的活躍分子,為後來成為一個出家人埋下了伏筆。

你會唱歌,我會寫詩!

周金亮自己就往游泳、乒乓、賽跑等戶外活動方面發展。繼程表示,他們偶爾也在放學後一起踢足球,“我跟他的技術不相伯仲啦!”倒是周反過來說,他的乒乓比繼技高一籌,“我可是校隊哦,代表北霹靂的喎!”

周打從初中二就開始彈著吉他唱歌給人聽,並且在校外組織了一個樂團,周聲稱,自己都把功課擔擱在一邊了。在繼的眼裡,周的音樂才華橫溢,使他成了校園內的風頭人物。

在初中期間,兩人都在不同崗位發揮才華,直至初中四,周轉而望向身邊的潘友來總編輯,說道:“這位朋友來了!”當時,周是理科班學生,卻不知為何對華文科有莫名的喜愛,加入了華文學會,潘則是文科班的插班生。

周說:“他來的消息很快在同學圈裡傳了開來,大家都競相傳說,他是一個外坡轉來,重點是文字很棒的插班生。” 繼也有同感,說道:“很奇怪咯!他雖然是插班生,但好像我們都應該認識他似的。”

據繼告訴我們,其實,潘於初中時就在文字創作方面嶄露頭角了,“他早已經開始寫現代散文、詩與小說了。”後來潘總提到,他其實在初中時,經常都會把文章投到《南洋商報》的文藝版,也被發表過。

這些少年時的文學創作經歷,讓潘總在中學畢業不久後,就出了第一本小說集,其創作才華可說是很早以前就鋒芒畢露了,繼甚至稱他為天才型作家。

同心協力耕耘一片綠茵

繼和周在中學裡再次有了交集,要拜潘的到來所賜,因為他們相繼成了華文學會的會員,更在中四那一年,開始著手籌備該學會一份名為《一片綠茵》的文藝刊物。對三人來說,這又是另一段值得記住一輩子的開心求學日子。

“在票選時,我輸了給他,所以,潘當上了主編,我只能當副主編,周則是其中一個編輯。”繼的說法是這樣。另一廂,在周的盛讚下,潘不得不承認自己在當時是薄有名氣,“當然有啦,否則主編怎會讓你做,我來做了咯!”整個訪談中,周始終發揮他搗蛋幽默的作風。

繼程指出,這個刊物的名字亦是由潘命名的,“當時,我們每個人都為刊物取一個名字,可是全體執委投票時,又是潘的得票率最高。”潘後來有說明,這個名字是從著名的太平湖畔翠臂擒波美景中,取得靈感。

油印紙裡築文字夢

他們都說,潘一直都穩如泰山,引領他倆走進文字築起的天地。繼以敬佩的語氣,說道:“他這個主編呀,不僅能寫還擅編會領導,我們一票人都以他為主。”周則說:“他是老大,老大說什麼,我們就做什麼咯!”

在有了進一步的相處經驗後,潘在繼和周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眼中的潘,是個不太愛講話卻是學富五車的人,重點是,他把感性訴諸於文字,在生活中卻是理性十足。

繼和周還異口同聲表示,潘的內外始終如一,從以前到現在,數十年如一日。此時,周繼續發揮其瞎扯本能:“繼變得最多啦,從有頭髮到沒有頭髮!”

在中四與中五期間,三人經常在一起開會、一同寫文章,還向同學們邀稿,“在那個時候,我們把收到的稿篩選出來後,都需要用抄寫的方式寫在藍色油印紙上,然後,再向華聯校友會借油印機把刊物印出來。”看著一張張印出的油印頁裡,漸漸升起了三個人的文字夢。

此時,周暫時收起吊兒郎當,感性地說:“那一段歲月裡,不曾有人告訴我們什麼可以和不可以做,但身邊總有三三兩兩的同學在影響著我們,尤其我對文字很有興趣,不僅報讀了華文和中國文學,也參加了華文學會,繼而找到了潘這個老大。”

當驪歌響起,三個人不得不各分東西,並且懷抱各自的理想,在不同領域闖出一片綠茵天地,《架勢堂》將在下週末繼續給你送上三個人闖天下的故事。至於三個人之間對彼此有什麼要說,敬請留意囉咯

《同窗》三人講座

繼程法師、音樂人周金亮與《東方日報》總編輯潘友來,將以說帶唱的形式,傳遞三個人用了60年歲月感悟出來的人生禪言禪語。

日期:10月10日,晚上7.30

地點:吉隆坡創價學會,SGM綜合文化中心

索票:邀請券RM100

*現場贈送禮袋:

1)繼程法師一甲子專輯《生命的感恩三》;

2)周金亮音樂新專輯《繼程.周金亮一甲子的歲月60首的詩詞系列——媽媽是菩薩》;

3)潘友來新書《人類生命的光輝一代傳一代》。

聯絡人:黃毅璇@ 016-231 8629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