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教總通過 關中考統考
(加影4日訊)董總主席拿督劉利民宣布,董總、教總領導層聯席會議今日一致議決,同意給予關丹中華中學學生報考華文獨中統一考試。
劉利民今日在會議後,在記者會唸出聯合聲明時指出,會議經審慎評估及深入探討後,一致接納2015年4月18日董、教總獨中工委會第3次會議的決議,即在依據學務委員會提呈的“關丹中華中學報考統一考試研究報告”,確認關中的辦學大方向,是以朝向華文獨中辦學路線從事規劃和發展,積極落實董教總辦學模式的方針。
“教育部3封回函皆以‘知悉’字眼回復關中報考統考,充分顯示該部並無禁止關中學生報考統考,並抱持開放及樂觀其成的態度。”
須爭取改申辦批文
他說,董總允許關中報考統考的同時,也要求關中必須遵循2項承諾,即關中董事會需盡一切努力,向政府爭取修改該校申辦批文,讓關中獲更好保障。
“此外,關中需確保其辦校路線遵循《獨中辦學建議書》精神與實質辦理,否則將重新檢討准許該校報考統考的決定。”
劉利民透露,會議一致同意,關中學生報考統考課題,需考量的不僅是法令允許或阻擾問題,而應從華教運動抗爭的脈絡、從大方向和捉緊機遇以打開新局面的角度著手。
“華教同道應能配合國內政治局勢的現實發展,任何能為華教打開新局的嘗試,皆不輕易放棄。”
教總主席王超群指出,今日會議的董總出席人數為24人、教總為16人,總出席人數40人,是有史以來最多的一次,證明大家對課題的重視與關心。
劉利民強調,會議議決,皆是與會者一致舉手通過。
方天興:紛擾3年
“關中久旱終逢雨露”
(關丹4日訊)關丹中華中學董事長丹斯里方天興,對董、教總聯席會議核准讓關中報考統考一事,表示感激和歡迎,並指就像“關中的久旱終於逢雨露”。
他今午發表文告指出,董、教總聯席會議今日作出的這項歷史性決定,也決定了關中的歷史。
“這也是過去3年多來,絕大多數熱愛華教者,尤其是彭亨州華社與關中校方期待已久的佳音。”
他說,對關中來說,這項宣佈肯定是及時雨,也是最關鍵時刻,因現有的初中二學生將在明年升上初中三,準備在明年初辦理手續以報考初中統考。
他也說,3年來,關中是否能夠報考統考的問題,一直成為華社,尤其是熱愛華教團體和工作者熱議和爭辯的課題。
“自閉方式”行不通
“反面來看,這對關中的成長肯定是不利和欠健全的,但所幸的是,整個關中董事部、校方和更多華教組織和熱愛華教者,都不期而約,或是最終瞭解實況後,以正面看待問題,紛紛站在關中這一邊。”
他指出,華教問題是共同的問題,關中問題也是華社的問題。
“我們歡迎任何人通過協商進取,一齊來為華教及關中奮進,因為我們始終認為,任何團體或任何領導層,都不能夠抱著‘關起門來發展華教’的意識形態,這種‘自閉方式’絕對是行不通。
“就像我國華教發展道路一樣,關中肯定將繼續向前看,往前走,我們誠懇的希望華社繼續關注和大力支持,讓關中的道路,越走越遠,也越走越寬。”
不擔心影響獨中命運
劉利民指出,時任教育部長敦馬哈迪當時只是口頭說唯獨中可考統考,而首相拿督斯里納吉雖在關中開辦時提過該校學生需讀政府課程,卻同時允許該校考其他考試,因此不擔心讓關中報考統考,會影響全國60間獨中的命運。
問及關中是否最快可在明年考統考,劉利民希望關中能邊考試,邊(向教育部)申請。
他說,由於關中是私立學校,若政府學校則需獲教育部批准,才能進行另外的考試(統考)。
詢及關中要如何努力向政府爭取修改該校申辦批文,王超群解釋,關中必須向教育部繼續要求更明確指示。
他說,聯席會議認為關中已符合辦學路線和《獨中辦學建議書》的實質精神,因此批准報考統考,但後續細節就需交給關中自己處理。
考慮國民型學校參與統考
詢及是否擔心讓關中考統考打開先例,使其它改制學校效仿報考統考時,王超群說,若國中和國民型學校能遵循董、教總辦學條件與路線,包括課本、課程、媒介用語及教學方式等,即可考慮讓國中與國民型學校參與統考。
他為關中辯駁指出,問題是國民學校屬於政府學校,而關中是私立學校,強調當初申請設立關中時,是根據吉隆坡中華獨中的模式。
他說,關中必須考取大馬教育文憑考試,但同時也擁有獨中辦學方針,跟雙軌制獨中的情況一樣,因此會議才議決關中可考統考。
董總代表 |
|
主席 | 拿督劉利民 |
署理主席 | 陳大錦 |
副主席 | 許海明、楊應俊、張賢炳 |
秘書長 | 傅振荃 |
副秘書長 | 林錦志、鍾偉賢 |
財政 | 張錦祥 |
副財政 | 莊俊隆 |
常委 | 林國才、吳茂明、黃良傑 |
中委 | 莫泰波、陳志成、莊其川 李添霖、陳開平、黃博諄 王劍輝、楊才國、蔡明彪 張志明、何廣福 |
教總代表 | |
主席 | 王超群 |
第一副主席 | 黃天良、李毅強、黃紹軒、蔡明永 |
秘書長 | 陳清順 |
財政 | 謝立意 |
福利 | 蕭古標 |
師資培訓主任 | 李金樺 |
調查研究及資訊主任 | 王仕發 |
學生活動主任 | 吳愛月 |
常務理事 | 邢詒興、林麗潔、吳清良 董榮山、王金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