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書琪:Uber vs 德士的經濟問題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黃書琪:Uber vs 德士的經濟問題

–行動黨士乃區州議員



這個10月,剛好是Uber服務進入馬來西亞兩年,這兩年來,圍繞在這個新科技服務、德士與執法者的爭議不斷。

爭議聲中,使用Uber的人數不降反升,在整個德士產業最下層的司機愈加不滿,陸路交通委員會被迫執法,問題是,只要該委員會一天不全盤思考德士產業政策方向,解決真正的市場問題,爭議只會繼續。

在Uber出現之前,消費者只有德士可以選擇(除非搭乘霸王車),消費者對德士服務的批評不外乎服務素質以及不用計程表;前者的問題包括車子狀況以及司機態度等等。



我國德士司機在外國遊客圈惡名昭彰,狀況常常是小部分司機壞了一鍋粥。

站在德士司機的立場,問題則常常出在市場限制,除了被迫使用品質相對差的車款,還有許多費用,如果德士執照不是自己的,而是掛在公司名下,他們的收入實際上和中低打工族所差無幾,若遇上車子拋錨,費用照繳,但卻沒有收入。

不跑特定地區

因此,常常有人會精打細算,如果沒有額外的“補貼”,寧可不跑特定地區,免得浪費時間、汽油。

如果用經濟學的供需理論來看,德士司機的服務供應與消費者需求出現明顯落差,Uber的出現補足了這一塊市場,但是,德士司機認為,如果沒有Uber出現,消費者還是會被迫使用他們的服務。

澳洲坎貝拉政府上一周在Uber進駐前,即調降德士執照費超過一半,同時也要求Uber司機和前者一樣經過背景審查、健康檢查、驗車程序,讓所有市場供應商在一個平等平台上競爭。

回頭看,我國的陸路交通委員會應該怎么做?該委員會應該主動調整政策,許多德士司機也是現有機制的受害者,他們在Uber搶灘的情況下收入受影響,透過關係拿到多張德士執照的公司老闆馬照跑、舞照跳。

若情況持續,不調整政策,只忙著抓人,這樣的戲碼可以繼續上演好幾年。因此,整個德士服務市場必須大刀闊斧的改革,全面開放刻不容緩。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0